第A11版:太湖周刊

打开一座城市的阅读空间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4月不仅有草长莺飞的美好春日,还有充满书香的世界读书日。无锡是座爱阅读的城市,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6.34%,位居全省前列。

  阅读空间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给市民提供读书、观影、交流或是会友的场所,一个让快速发展的城市有机会停下来、慢下来思考的空间。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行走无锡大街小巷,深入一个个阅读空间,探寻一处处心灵港湾。

  城市核心的图书中心

  “无锡最安静最大的图书馆,一共三层;图书种类繁多,分门别类,一目了然;有需要就热情帮助,笑容灿烂;在书店点上一杯咖啡,看看喜欢的书,真的很舒服。”网友“洁洁”不久前在网上给无锡新华书店图书中心的点评,说到了很多人的心里。作为锡城最大的综合性老牌国营书店,无锡新华书店在读者心目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无锡图书中心也是江苏最美书店、全省新华书店中心门店中图书销售最好的门店。

  能够成为之“最”,离不开无锡新华书店从读者角度出发的一次次求新求变。清新绿植、柔和灯光、沙发茶几、文创产品、科学类的书籍,无锡图书中心一层半的“科学空间·悦读小站”,是处优雅的阅读空间。小站内划分出了一块相对独立的交流互动区,黑板、桌椅、投影、音响等多媒体设备一应俱全。除了“悦读小站”,图书中心一至三楼都有各具特色的阅读空间,常常一座难求。据介绍,书店也将在有限的空间内,在保持图书主体地位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内部调整,为读者持续打造丰富的阅读空间,探索阅读功能的构建和深化。

  去年,位于人民中路185号的无锡新华书店图书中心要搬至县前西街银仁大厦的消息,引发热议。趁着书店还未搬迁,一直有市民前来追忆、打卡。“还好距离不远,也属于市中心路段,希望早日看到新华书店的新面貌。”读者们对无锡新华书店的未来充满期待。书店也在微信公号上发起了关于新书城的问卷调查,不管搬到哪里,都会在繁华城区中为爱书人留座。

  小区门口的公益书坊

  金匮街道的玺阅书坊很好找,就在通扬南路上,24小时开放,这也是梁溪区开在小区的公益书房之一。街道拿出赚钱的临街门面房,花钱打造成免费开放的阅读空间,着实需要勇气。玺阅书坊去年底建成,今年正式投用,两层共400平方米,环境优雅舒适,拥有15000册藏书,刷身份证即可进入阅览。虽然开在碧玺社区,但这处书坊对全市开放,已然成为周边居民充电、静心的好地方。

  玺阅书坊内设有电子阅览区、少儿阅读区、书画创作区、公共阅览室、青少年自习区等功能分区。为打通公共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金匮街道以构建精准化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为思路,以市民的阅读需求为导向,全力打造24小时社区书房玺阅书坊项目。这处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为市民提供的不仅仅是书籍,更是一个静心、舒适的阅读环境和可以承载更多功能的文化空间。

  “晚上和周末人比较多,有孩子来做作业,有时也会举办一些活动。”汪雯家住清扬康臣,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前的一段时间,每天都会到玺阅书坊学习,一待就是一整天。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像小汪这样把玺阅书坊当作自家书房的读者不在少数。书坊内有图书自助借还系统,没有专人值守,全靠读者自觉。运营几个月下来,秩序井然。眼下,书坊还开设了“四点半课堂”,聘请东林古运河小学的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朱德胜担任主理人,解决上班族爸妈的后顾之忧。

  香气四溢的网红空间

  周末的上午,南泉茶场的山鸟居内,锡城自媒体文化平台古德拉克,正举办着一场主题为“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的艺术沙龙。现场20多个年轻人,围坐在香气四溢的咖啡店内,与艺术家董昊胤交流,分享着自己关于艺术的感悟。

  从商周青铜器到古希腊雕塑,从波南帕克神庙到宫廷画师,从欧洲绘画之父乔托到颠覆艺术的艺术家杜尚,再从意大利湿壁画到如今的绘画新材料……董昊胤在现场畅聊了艺术家个性、艺术与城市、艺术与技术等话题。听众也逐渐活跃,“想问问董老师,在你看来洛可可和巴洛克风格的区别是什么?”“新技术给艺术史带来了怎样的颠覆和革新?”“怎么做更好的观众?是感性分析比较重要还是理性解读?”

  沙龙结束,大伙儿意犹未尽,董昊胤推荐给大家《中国美术史》和《艺术的故事》,“很多偶尔出现的兴趣,如果能成为持久的爱好,去关注去琢磨,那么大家对于艺术的欣赏和感知力会有很大提升。”在他看来,这里有氛围、有对谈、有情怀,可以与一群爱读书、爱生活、爱艺术的人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让艺术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阅读和文化共享的功能在锡城不少的网红咖啡店、网红空间内出现。在年轻人看来,这样的文艺活动还增添了社交属性。活动的参与者、从事法律工作的Eileen说:“这样的分享会,相比传统的阅读和讲座,主题明确,也能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主办方告诉记者,他们的意图也是如此,通过一场文艺活动,让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坐在一起,因一个严肃而又温情的话题,互诉心语,如十年故友。

  24小时的城市书房

  夜幕刚刚降临,南长街上已是一番热闹景象。距离繁华闹市仅仅几步之遥的金钩桥弄内,有一家名叫“南书房”的图书馆,小小的门头和质朴的院落别有一番静谧味道。它没有像其他书店一样选择早早打烊,木制桌椅在柔和的灯光下欢迎着踏月而来的阅读者。梁溪区图书馆打造的这一24小时城市书房已经成为景区的文化地标和游客的打卡目的地。

  书房是昼夜开放无人值守全程自助借阅的服务模式,市民可以凭梁溪图书馆的借阅证或者刷身份证进入书房,借阅、还书都在自助机上完成。走进这里,可以看到秩序井然,静默无声,各自阅读,不影响别人。“90后”小筑是这里的常客,每周五都会坐半个小时地铁来到这里,一盏灯、一本书。她会选择自己这周最想阅读的方向,在南书房里找到那类书,借阅,读上一个晚上。“选书的标准很简单,我会翻到第69页,读上一页,看自己对这本书是否能产生兴趣。”小筑说,这是与书的一场偶遇,没给自己设限,有确定性又有偶然性。小筑有时是一个人来,静静地读;有时则会和朋友结伴而来,分开阅读,走出书房的大门再交流心得。

  □ 韩玲、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