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太湖周刊

如何文学书写苏南当代现实?

  《扬州在北》  王顺法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韩 玲 张 庆

  什么是当代中国的现实?什么是当代中国文学的现实?

  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就是,中国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巨变。这种历史性巨变,就是当代中国千千万万人最直观、最直接、体验最深刻的现实。

  已经变化和正在发生的现实谁来书写?怎么书写?在江南大学举行的“苏南当代现实的文学书写——作家王顺法作品研讨会”上,或许能找到部分答案。

  今年62岁的王顺法是宜兴市丁蜀镇人,自幼酷爱文学,自2016年6月以来坚持创作,至今已写出200多万字的作品,多篇作品在《钟山》《太湖》《雨花》《北方文学》等国内著名文学刊物上发表。代表作《扬州在北》全书24万字,生动描写了宜兴乡镇企业家可歌可泣的创业史,是一曲拼搏奋斗、开拓创新的时代赞歌。

  “在作家的队伍中,像王顺法这类的作家是值得关注的,我们姑且称之为‘王顺法现象’,他们虽然人到中年,但有着厚实的人生积累,也有充分的创作热情,创作精力较为旺盛。”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委员、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说,王顺法的文字结合了自身经历,用质朴凝练的语言,对人生和文学作了生动的解读。当下,各级文化部门都在大声疾呼,号召作家们关注、书写现实题材,反映当代的改革现状,但有别于报告文学的优秀的虚构作品很少,王顺法的小说是其中的成功典范,且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人特点。“作家要处理好生活与提炼的关系。”范小青说,生活是富矿,也可能是陷阱,写作要从富矿中提炼能制作精品的东西,这种能力需要在长期写作中摸索,更需要用现代意识去审视。

  现实主义文学要叙述当下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现实,是无比鲜活的现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建说,王顺法的作品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现实。这样的题材这样的讲述方式,能更好地对话这个时代,把握和呈现当下的中心精神、中心经验,去思考现在、过去和未来。这对于推介无锡、理解无锡、感受无锡,都很有价值。

  江南大学副书记戴月波表示,苏南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示范区,也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窗口”,高校对于推介地域优秀创作人才、繁荣江苏文学创作责无旁贷。王顺法受聘江南大学客座教授后,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将以此为契机,为进一步繁荣无锡的文化事业,为无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相应贡献。

  在作协党组成员、副书记贾梦玮看来,文学创作的第一线硕果累累,他们对人文创作的积累,以老师的身份,把经验、感悟传递给学生,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著名作家、《青春》主编李樯则认为,成功的作品是能够打动人的。王顺法小说的结构设计相当成功,故事情节、人物心理及命运改变不是A到B的平铺直叙,而是波浪式的曲线上升,细细品读,引人入胜。

  市作协名誉主席陆永基说,王顺法拥有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非同寻常的创作激情、非同寻常的文学禀赋。他的童年生活艰难坎坷,15岁辍学,18岁担任大队干部,30多岁投身商海,对于写作而言,他所有曲折而丰富的经历可谓巨大财富,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读他的小说,可以感觉到文字的喷涌而出、情感的充分释放,拥有这种写作状态,十分难得,十分幸运。

  “他的作品‘干货满满、紧贴大地、深深植根’,除了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价值。”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黑陶说,王顺法取得的成绩不仅是他个人文学创作生涯中的重要收获,也是无锡文学值得记录的收获,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有比历史著作更深的历史真实。

  更多观点

  韩宇瑄

  江大人文学院副教授

  王顺法的“琉璃三部曲”写尽了创业之难、创业之苦,也讴歌了创业之人、创业之精神。其作品不仅在人物塑造上向内开掘,并且在商业观上也采取低视点、低音调、低站位的草根视角,以别样的方式书写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以特异的角度实现自己致敬时代、致敬先锋、致敬努力的“史诗性”追求,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

  张 宇

  江大人文学院副教授

  《扬州在北》生动记录了改革开放初期苏南企业争当时代排头兵的魄力,绘制了农民企业家拼搏奋进的身影,描摹出感人心魄的爱情纠葛与欲望,并坚持道德的标高,为时代人心、人性留下一份独特的见证。在新世纪以来的商场小说中,如《扬州在北》般质朴无华而又感人深邃的书写很难见到,为当下长篇小说界带来了新质素。

  姜 琴

  江大人文学院中文系研究生

  王顺法先生笔下的创业英雄们不是追名逐利的商业机器,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更有温情,正因为有无数个方旭明、王子清,才创造了“苏南速度”“中国速度”等奇迹。但作者并没有一味拔高人物形象,而是通过第一人称的视角,构建了一个不断分裂的世界,运用人物“内心钟摆的巨大摆动”回应那些开放型的冲突,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血肉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