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太湖周刊

老物件新记忆

  □张伯明

  感受最深的变化,是来自于自己所做的老物件的新际遇。

  2019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应梁溪区相关部门之邀,一大早,我挑着做了一个多月的竹编家什,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来到红豆国际广场,参加“遗产日”展。

  一旁的胜利门,曾是我白天来、梦里去的地方。想当年,我一次次把船停靠在聚丰园对面环城河的码头旁,把自家竹坊生产的竹篾用品,经过道长巷,沿着中山路送到三阳南北货店、第一副食品店、大众南北货店、人民路日杂商店……这些竹篾用品中主要是商店用量较大的面筋篓子。说起面筋篓子,可以追溯到清乾隆年间油面筋问世时。起初,油面筋用稻草串着卖不景气,北大街旁专做竹篾用品的笆斗弄内,马成茂面筋店就改用竹编篓子装起来卖,因携带方便而销路大增,跻身无锡三大特产,成为物质匮乏年代走亲访友的送礼佳品。这篓子还真有卖相,一头尖,一头圆,中间菱形肚,结构造型独特,我翻遍古今中外“竹编大全”,似乎竟是无锡独有。

  其实,编织面筋篓子的材料可谓“废物利用”,是竹子劈了篾青编篮、笤箕、匾等坚实竹器后剩下的篾黄。篾黄柔软易编,同时也兼顾了保证使用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除了考验劈篾功夫,面筋篓子的编法也大有讲究。这是一种竹编立体乱编艺术的基础:一个六角孔或三角孔开头,呈立体状逐渐增大、拐弯转向、对接缩小、“无序”收口……或明或隐、有规律可循的“乱编”绝不是“瞎弄一抛”,成功的“六立体”要靠悟性及苦磨练就。

  随着塑料袋的问世,与油面筋同具特色的面筋篓子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去,竹篾制品市场逐渐萎缩,从事耗时又费力的竹编活儿的手艺人也越来越少。

  倏忽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走进位于锡城核心商圈的红豆国际广场上的“遗产日”展,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属于我的展位前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展台上的面筋篓子、笤箕、箬帽、蒸笪、小匾、水果簏、灯笼……引起好多人对旧时农耕生活的怀念。一老伯买走一只面筋篓子,比划着说,“老法头里装了油面筋要这样横着拎的”,后又买下一只老式竹篮,说要让小辈看看没有塑料袋的年代“倷伲无锡人用的是什么东西”。因展台上太挤,我把一只用39条篾做了圆口形起头的鸡罩放在台下旮旯里,没想到被一白领女士看中,“买回去当宠物罩”。那些新式的竹平衡件、四环竹球、竹飞行器、竹编元宝盒等也全部卖光。一老阿姨竟还把我为学生做的放大版“人字编”底的竹发髻发簪“教具”,买回去当果盘。有个路过的外地青年指着面筋篓子,让我当场编了个袖珍款挂在背包上,付款时还刨根究底要我做介绍,我指着北大街方向告诉他,这篓子就是那里以前竹编匠人做了当油面筋包装的。另有个穿着时髦的港澳同胞,用繁体字记下我做的竹编制品的名称。还有几个学生模样的青年要了我的联系方式……在诸多市民游客的热情围观、互动中,原计划上午半天的展示活动竟被延长至一整天。几近消失的老手艺重新回归人们视野,还能得到年轻人的青睐,我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作者住址:无锡梁溪区县前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