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祝雯隽
今年春天,无锡很热闹。2021无锡马拉松、第四届国际企业资源交流峰会谢幕不久,太湖湾生命健康未来大会、第十五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随即登场。期间还穿插着数场车展、服装展、家装展。短短半个月间,近10场会展密集举行。接下来,还将有2021无锡广印博览会、中国无锡新能源电动车展览会等诸多展会轮番上阵。
“无锡的会展业走得很扎实,很稳健,但发展速度还是太慢。”国际展览业协会名誉主席陈先进这样评价。身处于全国会展业“龙头”的长三角区域,在城市能级、场馆设施等方面优势并不突显的无锡,仍处于不断追赶阶段——既要防备一线城市的“虹吸效应”,又要接受兄弟城市同质化竞争的严峻挑战。无锡会展业要突出重围、更上一层楼,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一场锡马拉动亿元消费,很好了吗?
2021年锡马,吸引24.2万人观赛,带来2200多万元的住宿、6800余万元的餐饮消费,还有数百万元的景区门票、交通出行等消费,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但与国内排第一位的厦门马拉松2.577亿元(2020年)的直接经济效益相比,锡马的含金量稍逊一筹。
目前锡马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住宿、餐饮两项。但一场成功的体育赛事,释放的红利远不止这些,旅游、购物甚至城市文化体验等,都可以成为突破点。去年厦门马拉松举办期间,同步推出了首届厦门体育消费节,发放200万元消费券,带动体育消费400多万元。“嗨跑海南”与今年的海口马拉松同期举行,跑者除参赛外,不仅能享受配套的旅游服务,还可获得无门槛百元代金券,并能在免税商场享受特定的折扣。
其实,今年无锡有多家商场推出了匹配锡马的活动。“活动的广度不够,宣传的力度也不够。”业内人士建议,锡马可以结合赛事举办体育用品展、健康论坛等,还可以推出“跟着锡马看无锡”的旅游线路、文创产品,打造一条“会展+”的经济链。
竞争激烈,会展资源哪里来?
会展业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可直接拉动宾馆、餐饮、交通、商业、旅游等相关行业发展,同时还具有产业联动效应,可以汇集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拉动周边行业效益成倍增长。
这方面,无锡深有体会。如2016年起连续成功举办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有力促进了无锡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关联芯片、感知设备、网络通信、智能硬件、应用服务等全产业链条,年均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会展,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平台,更是资源对接的平台、商务交流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
然而,身处竞争激烈的长三角地区,无锡的会展资源哪里来?“制造业撑起了无锡会展业的底气。”陈先进把无锡雄厚的产业基础比作“东风”,一针见血地指出无锡的会展业应该坚持产业需求导向,重点培养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会展项目,按照产业需求导向来规划未来会展业的发展。
市会展办主任徐惠娟表示,无锡会展业结合当地优势资源,还可以再进一步深挖。如在无锡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的龙头资源,深海、肺移植等世界领先的技术资源,倪云林、钱穆等无锡名人资源,还有一些行业的隐形冠军企业也都具备办会、办展的资源。可以紧密结合这些资源,打造一些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提速发展,会展不足怎么补?
无锡在“十四五”规划中,把会展作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内容,提出会展要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回看无锡的会展业,有优势,也有不足。虽然每年无锡大大小小展会有百余场,但能够称为“广为人知”的大型展会还不是很多。除了几个展会影响力较大外,许多本土的展会事实上还停留在简单地卖产品阶段,影响力较为有限。
场地,是会展业发展的首要条件。在采访中,东西部小动物临床兽医师大会执行董事赖晓云提出,无锡已有国际博览中心,又在建设国际会议中心,这让无锡“以会带展”的会展之路未来可期,但前提是场馆与会议要能在同一个空间里实现无缝对接。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投用多年,目前尚无地铁站点,这是发展高端商务会展的一处短板。“去年年底,杭州地铁6号线开通后,短短数月间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吸引了多个大型固定展落地,足以可见地铁的重要性。”
缺乏龙头会展企业、缺乏办展人才,也制约会展业的提速发展。会展需要策划、整合,需要既有创意、能创新,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徐惠娟表示,无锡可以用一个“借”字来解决。无锡毗邻上海,可以承接各种溢出效应,“自己没有的,可以多向他人借鉴、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