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无锡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师资力量也越来越雄厚,以高质量的内涵建设作为发展的目标加强科学管理、加大队伍专业培养,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深化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1年锡报教育全媒体新闻行动——“家门口的好学校”启动,今起,本刊推出“校长会客厅”专栏,让我们听听校长们对当前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学生各项发展的思考和看法,同时展现各校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和家长们更加了解无锡的学校。
“精诚勤朴”是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的校训,也是育人目标:培育诚朴青年。何为诚朴青年?校长张钢在2021年六高中成人礼上这样解释:以诚信为底线,尊重事实,追求真善美的践行者。符合新时代建设要求的诚朴青年如何养成?这所拥有八十年办学历史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正细心刻画,把“精诚勤朴”内化于师生心间,成为他们的独特气质。
在育人主阵地中升级育人模式
怎样培养纯朴青年?“学校一切发展以育人作为唯一指标,我们就从课堂入手深入探索。”张钢说。江苏省实施新高考方案,六高中便以此为契机,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方面变化中探寻更契合时代节拍、更有效的育人路径。
从课堂教学开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原先是老师讲、学生听,以刷题来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熟练度。老师和学生虽已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但学校努力转变,实现教学理念的认同到教学实践的行动,逐步开设‘情境创设——提出任务——研究分析——任务解决——评价总结’五步模式的新‘精进’课堂。”张钢坦言,学校把创建“体验·创新”语言课程基地作为推动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该项目顺利通过省教育厅评审,立项成为2021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之一。
就在寒假期间,学校高一语文组结合新教材中“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学习任务,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或者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形成报告以及多媒体作品。
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既有老师们提前开展细致的规划,线上线下进行指导,也有学生积极主动组队进行小组研讨,走街串巷实地采访调查以及后期进行制作调研作品。学生或针对无锡的历史遗产与保护进行调查,或对方言等进行相关调研。最后的成果展示中学生收获颇丰。张钢说:“虽然我们学生的作品还显稚嫩,但他们在完成这项作业的过程中学会重新审视家乡的文化,学会从生活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学校以语文学科率先探索实施的‘精进课堂’正在带动其他学科老师一起转变。”
校外育人,为学生架起接触生活的桥梁
育人需要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结合,六高中一直以来从校外特色活动中汲取育人能量。
就在去年,学校申领了《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建设》项目,强调培育学生的五种人生态度:道德的坚定理想态度,交往的融长促短态度,劳动的勤朴团结态度,城市文化归属感的诚朴探究态度,以及社会融合的毕生发展态度。在张钢看来,在学生从少年走向青年的重要时期,学校作为架在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顺利走向社会生活和职场,这是学校育人的另一重要评价维度。
志愿服务早已成为学校的传统和亮眼名片。从一个个学生个体到“无锡市第六高级中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一届届六高中学生坚持传承这项奉献之举,已经成为与学校德育紧密结合的重要育人方式。在假期里,无锡市民常常见到六高中学子开展志愿服务的身影,他们担任锡马志愿者、景区志愿者等,在与社会更加充分的接触中学会团结协作、奉献……六高中学子也因此获得社会赞誉,获得的国家、省、市级的荣誉不胜枚举。该校还是2020年无锡大市内唯一一所两位学生获得江苏省最美中学生标兵荣誉的学校。
什么样的学校是好学校?担任校长但依旧坚持在数学教学一线的张钢,用他在课堂上与学生展开有意思的互动来回答这一问题。
在课上讲到函数时他提问:“函数的灵魂是什么?”
学生齐声答:“图像。”
他随即追问:“那我们学校的灵魂是什么?”
学生们齐声回答:“精诚勤朴!”
热烈真挚的掌声不由自主地响起来。
张钢自豪地告诉记者:“这就是好学校应有的样貌,学生都知道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且内化于心。”
(陈春贤、实习生李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