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我市人口分布与流动特征折射城市“生长面貌”

一城多中心格局形成,城市“双核”渐入佳境

  □本报记者 王怡荻

  人口流动迁移和空间分布对城市发展布局有着重要影响。近日记者从无锡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获悉,为清晰把握人口分布与流动特征,该中心对我市人口特征与城市化趋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无锡市区人口“一城多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老城新城”双核发展渐入佳境。人口、设施分布总体与我市规划方向一致。同时研究发现,人口高度集聚的“梅村现象”等,给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人口集聚出现值得关注的“梅村现象”

  熟悉我市空间发展规划的市民,对“一城双核三片六组团”的总体布局并不陌生。从“十五”到“十三五”,无锡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市区正加快打造中心城区、太湖新城“双核”和锡东、惠山、高新区三个片区,玉祁—前洲、洛社、阳山、东港—锡北、羊尖、鹅湖六个城镇组团。城市规划与人口流动是否吻合?

  “为更准确地反映市民居住和工作空间分布情况,我们对日夜间手机信令与互联网位置服务数据进行了分析。”规划人士提供的结果显示,从人口密度看,“一城多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老城区人口密集、逐步外溢,梅村地区由于产业和人口的重叠,形成了明显的人口高度集聚区,最高密度达2万—2.5万人/平方公里;多个新城板块,如太湖新城、惠山新城、锡东新城以及外围的东北塘、玉祁—前洲、洛社等也都出现了大量人口集聚,最高密度达到1万—1.5万人/平方公里。

  梁溪等中心城区历史悠久,拥有人口集聚的天然优势,而梅村为何“异军突起”?“产业优势带来人口集聚。”在人口密度热力图上可以看到,不仅梅村,依托高新区产业发展,江溪、旺庄、太科园、硕放、鸿山都出现了明显的“热力点”。“这也说明,未来在城市‘双核’,下转第3版>>>

  “一城多中心”格局形成,城市“双核”渐入佳境

  上接第1版>>>尤其是太湖新城的建设中,要高度重视产业的植入。”在规划人士看来,一个地区要发展为“城市中心”,不仅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公共服务,更要有充满活力的就业人口。

  “从设施集聚度上看,虽然太湖新城已在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与老城构建起‘双核’之势,但从设施细分领域看,其生活、休闲娱乐‘核’的功能还未得到充分发挥。”规划专家表示,什么样的中心才是真正“城市级”的中心?那一定是功能复合的,不仅上班族会去,下班后人们也会去。建议在太湖新城的规划建设中,更多融入美术馆、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高品质商圈的培育,营造更具都市气息的生活空间。

  做特做强优势产业更好融入长三角

  人口流动同样反映经济的关联度。研究还通过人口流动数据、企业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市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联系程度。采集若干工作日数据发现,我市工作日人口流动以本省及上海为主,与苏州、常州的人口流动联系最为紧密,两市规模相当,每天大约有22万人次。第二梯队为泰州、上海、镇江、南京,每天大约在4万—6万人次,紧接着为扬州、湖州,在1万—2万人次。

  作为上海大都市圈城市,分析通勤人口流向发现,无锡流入上海的通勤人口中,流入上海中心城区的通勤人口占比非常高,占82%,其他城市如嘉兴、南通等则相反,流入上海非中心城区的占比高于流入中心城区的。“这可能从侧面说明,在上海的无锡人主要从事金融、商业、服务等与城市中心功能紧密相关的岗位。”规划人士还透露,在与上海等周边城市的人员往来中,无锡节假日人口流动规模比工作日多了一倍、且从外地流入无锡的占比较高,表明无锡可能在短途旅游、休闲等方面对周边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综合研究结果分析,无锡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在人员往来、产业协作等方面,与上海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对于如何更好融入和服务长三角,规划人士建议仍需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做特做强优势产业,在吸引年轻人的新兴产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供给,找准自身发展特色,从而实现与上海更高层级的功能互动,提高无锡在上海大都市圈中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