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太湖周刊

王明明:行云流水 笔墨酣畅

  江苏是书法大省,而无锡作为既有文化底蕴,又有创新活力的城市,在当代涌现出一大批有创作实力的青年书法家。今天我们记录的中青年文艺家,是数次入选国展的书法家——王明明。

  王明明说,自己写字,算是“半路出家”。虽然从小就喜欢,但直到就读师范专业,才有了系统性的学习,“书法课学得很认真,但并没有投入太多心力。”毕业后,他任职于锡师附小,由于工作繁忙,之后的十几年都很少拿起毛笔。

  2012年,学校里有老师开始练书法,在这个氛围下,他也加入其中,并且越写越有感觉,越写越痴迷。给自己找老师、看展览、参加培训、与书友们交流……王明明如海绵般,留心吸收着各种各样的书法知识,“一开始我也不懂怎么去创作,只是坚持每天临帖,寒暑假参加一些短训班。”

  他第一次参加的比赛是首届中小学教师书法大赛,适逢暑期,他用了两三个星期的时间,自己摸索着完成了创作。令他意外的是,第一次参赛就获奖了,之后又成功入选全省新人书法作品展。此后,他正式跨入专业书法创作的行列。“包括孙璘主席在内的不少前辈,对我的帮助非常大。”王明明说,书协的平台为他提供了学习提升的机会,省内外的高研班、业内大咖们的交流探讨,都令他受益匪浅。

  四年一届的国展,对于书法家而言,意义非凡。2014年以来,王明明的作品数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并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短短几年的练习,他就实现了从业余爱好者到专业书法家的跨越。

  2019年,他又凭借行书作品《录长物志数则》再次入选国展。书写内容取自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后代文震亨的册子,“文震亨很有意思,他写了很多关于书画、石头、水以及家具、服饰的小文章,有意趣,很文雅。”王明明说,内容与他的字体风格匹配度很高。他将三个较长的条幅拼在一起,主体部分材料用的是浅仿古绢,清新、古雅;作品中融合了王羲之、米芾以及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特色元素,形成了自己的行书表达风格。

  在各种参赛作品中,行书因其实用性,投稿量是最大的,有1万多件,能在这些作品中脱颖而出,与王明明书写中的自我表达和风格分不开。

  与一般职业书法家不同,王明明的正职是锡师附小的老师,每天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只能“见缝插针”地进行练习。“前几年每天平均练字时间是四五个小时,准备参展作品时,花费的时间就更多了。” 课间他在练字,中午休息时间他还是在练字。

  王明明的书法工作室里,摆着上千本各种各样的字帖、书籍,“多看多琢磨,才能博采众长。”在他看来,艺术没有捷径可走,勤加练习是必须,但更加科学地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练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告诉记者,自己所任职的锡师附小已经将书法作为学校特色课程,同时也给予他很大的创作空间和机会。他给学生上书法课,除了教孩子们技法、认识字体,还会做经典书法作品的赏析、传统文化的普及。“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完成书法启蒙。”王明明说,经过6年的书法课学习,孩子们对书法知识有了系统性认知。学校还成立了书法社团,在省市各个书法比赛中都有不俗战绩。

  “有天赋有热情的孩子,会坚持学下去,成为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者。”王明明说,孩子们的字,有一种天然的古拙之美,会给他启发。在他看来,书法对于当今社会的作用与古代不同,已经完全脱离了实用性,更多地展现出艺术价值。“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王明明说,“在不断提升自己基础水平的同时,寻找创新突破应该是每个书法家的追求。”(哲肖)

  人物简介

  王明明,男,1977年10月生,民进会员,就职于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协行草委员会委员、无锡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无锡市书协青年分会副主席。作品入展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天下大同魏碑故里”全国书法篆刻展、第四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展等;获得卫夫人奖全国书法作品奖最高奖、百年西泠湖山流韵全国诗书画印大展书法专项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