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保健周刊

陪伴最珍贵

  □陈晓红

  清明前,乘着送外孙去东南大学的机会回到故乡南京,祭拜父母。在墓碑前抚摸着父母的遗像,往事如昨,霎时泪水盈眶。

  小时候,大我14岁和6岁的两位哥哥分配去了外地工作,我作为独养女儿享尽了父母的宠爱。那时父母已年近半百,家里也不是很富裕,但他们总是竭尽所能给我最好的吃穿用度。他们知道我喜欢文学艺术,凡是我要求买的书、订的报纸杂志、看的电影,从不拒绝。

  我知道父亲喜欢喝茶,到无锡工作以后,每有好茶总不忘记托人给他捎去。我在无锡成家生女后不久,母亲病故。我怕父亲一人太孤独,经常请他来锡小住一阵,带他在无锡、苏州玩玩。记得1976年国庆节,父亲已70岁高龄,我带他乘火车去上海外滩拍照留念,逛霞飞路(现在的淮海中路),看望亲戚。回锡前,还从苏州乘轮船去杭州玩了两天。后来我再去南京探亲时,邻居都说“你爸开心得要命,了却了他多年的愿望。”确实,后来再也没有机会陪他去外地游玩。现在想来,真的没有什么来日方长,唯有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力陪伴,才不留遗憾。

  朋友达旦,爱好文艺,与我意气相投。可是去年有半年时间不见踪影,微信上也很少发信息。经再三打听,才知道她爱人在疫情期间身患重疾,想尽办法才动了大手术。她特意拒绝了亲友探视,自己也尽量减少聚会和外出,一心一意陪护在爱人左右。目前病情得到控制,才略感欣慰。一摄友一年半前爱人突发疾病,她也是心急如焚,婉拒朋友邀请,抛却旅游天下的雄心。一门心思找寻科学方法,精心照顾爱人的生活起居。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如今爱人不但能从病床下来,还可以与她牵着手走出家门共赏秋月与春花。

  孝顺父母是在父母活着时,千万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待”。少年夫妻老来伴,任何昂贵的礼物,感天动地的誓言,终抵不过现实中温柔地牵手。不管对父母还是爱人,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