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为期三天的2021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落下帷幕。这一届上海老博会较往年更为火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品牌企业亮相申城,展示了丰富、先进的产品和服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4万多名观众现场参观。近日,记者通过对参展人员的采访了解到,现在智慧养老新品迭出,高科技的养老生活离老年人越来越近。
养老产品有智慧
中科西北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小郭介绍,他们在此次博览会展出的城市级智慧康养解决方案系列产品,吸引了各市企业客户和现场观众的关注。如一台小小的床头智能终端设备,只需安装在老人床头墙面上,便可利用毫米波技术实现非接触式生命体征感知,监测到老人心率、呼吸、离床等各类数据,如有异常及时报警。老人也可通过语音呼叫实现报警。同时,护理服务通过摄像头全程录制,便于老人家人或监管部门了解服务过程。
还有一款智能快速入住机也得到不少养老机构青睐,可通过身份证或人脸识别实现快速登记。该设备还具有红外人体温度感应功能,实现无接触式体温采集。这一设备可简化登记流程,便捷安全。
除了自家的产品,小郭告诉记者,本届上海老博会很多创新型、智慧型展品都让人眼前一亮。如一款可辅助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老人“穿戴”该产品后,机器即可自动检测老人的动作意图,并做出反馈、响应,再通过人工智能软件和动力辅助“带动”行走。据了解,这款产品目前用于医院的康复锻炼,帮助膝骨关节炎、肌肉或神经退行性疾病、脊髓或脑损伤的患者逐步恢复原有功能。一款超低护理床也是此次上海老博会首发产品,其设计初衷是有效预防高龄老人落床带来的潜在伤害风险,老人可遥控将床降落至离地7cm,并且采用分段式床面让贴合度更好。
记者了解到,目前老年人用品从满足基本健康、生活要求的产品门类,向更舒适、更安全、更智能等方向拓展。今年展会上,有超1/4产品专注“智慧养老”领域,大健康数据获取及分析、人体健康监测系统、智能呼叫系统等一应俱全。“智慧养老”产品这一新兴板块,从无到有再到成倍数增长,只用了短短两三年时间。
养老服务有温度
展会上除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模式、展示方式也令人耳目一新。无锡安康通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推出了“链式科技养老”模式,即在一个中小型城市或在大型城市的一个区内,以一个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支撑,十个社区为老服务中心及护理站为抓手,服务周边万名居家老人。目前,已在国内23个省市居家社区机构线上线下联动开展。
九如城养老产业集团把教育、设计两大主题沙龙开到了现场。教育沙龙由全国养老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孙璇现场情景化教学,演示生命体征监测、噎食急救、体位转移等实用养老护理技能。设计沙龙则由工作人员分别从“一个养老大盘的精细化设计之路”“医养结合空间下家居产品的精细化设计”等主题分享经验,解读行业趋势。
记者了解到,上海市民政局创新试点康复辅具社区租赁,用“以租代买”加上政府补贴的方式,让一些康复辅具如洗头机、制氧机、如厕助力器等走进社区。老人花不多的钱就可以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如一款能坐能站的国产智能代步机器人,政府补贴后只需每月花200元租用费,就能让卧床老人每天坐上轮椅“出门锻炼”。
养老形式在更新
近年来,数字化、智能化为民生保障插上新翅膀,带来养老业态改变,使养老方案更为多元。一些家庭养老床位、陪伴机器人、远程监测手表等智能化适老设备、产品走进家庭,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高科技赋能智慧养老,重塑了养老的形式,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养老事业的格局。在河南郑州市,以“互联网+”打造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点菜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在上海静安区,设在街道的智能系统可以远程了解老人在家是否安全健康,将社区打造成“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在甘肃兰州市,“虚拟养老院”成为时尚,足不出户便可在家享受专业化、标准化养老服务;还有遍布各地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院,以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不断满足养老需求。有外媒记者体验“中国式养老”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老人在这里度过余生是一件幸福的事。(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