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志杰 蒋梦蝶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宜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30.4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3.17%,在无锡8个板块中均为最高。按照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7%的老龄化社会标准,宜兴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日益突出。
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如何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立足长三角,如何发挥区域、生态等优势,打造养老标杆示范?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现实之下,如何让城市“年轻化”?宜兴正不断探索。
瞄准痛点
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完善
90周岁以上的老人在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吃饭不但免费,还有专车接送,这样的暖心周到之举出现在宜兴的小山村善卷村。
善卷村现有村民16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的村民有近400位。“许多年纪大的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吃饭成了大问题。”善卷村党总支书记李为清说。两年前,善卷村办起了宜兴首家村级日间照料中心。食堂向70岁以上老人开放,每天提供中餐、晚餐两顿。不满80周岁的,若每天用一餐,每月支付50元;80至90周岁的,一月支付50元可以吃两餐;90周岁以上的费用全免。
居家养老,宜兴不但注重多元化,更在服务方式上追求精细化。如今,通过“中央厨房+社区配送+老年人家庭”的方式,宜兴的助老网络体系日趋完善。像善卷村一样的村(社区)助餐点有57家,除此以外,还有区域性助餐中心8家。
近年来,宜兴35家养老机构中,除了8家纯公办敬老院以外,还有27家民办(含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社会力量运营占比达77%。值得关注的是,通过专业养老服务公司开展公建民营合作,传统公办养老院“破茧重生”,解决了以往经营压力大、服务不专业等发展困境。据了解,目前,宜兴共有机构养老床位数10524张,其中护理型床位6630张,较大程度满足了地方养老服务需求。
从宜兴民政部门了解到,今年宜兴将继续优化居家养老援助服务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民营化改革,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模式创新
打造长三角养老标杆示范区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发展潜力,宜兴正在探索具有鲜明本地特色的旅游康养、“互联网+养老”等模式。
养老一体化,宜兴正在大胆尝试。两年前,深耕养老产业的九如城集团提出了旅居养老新模式,依托集团在全国连锁基地的优势,老年人可深度体验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打造富有特色的康养游学旅居生活。据湖氵父 颐养中心院长邱美玲介绍,目前,中心每年接待旅居客人近3万人次。结合当地的特色景点,中心设置了个性化的短期体验路线。除此以外,还与无锡鸿山、昆山等基地实现联动,让本地老人走出去养老。
去年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上海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促进中心,联合发布了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名单,涵盖长三角20个城市,57家养老机构。宜兴今年将重点引导本地养老品牌、连锁机构在长三角区域内开展合作,参与推动长三角区域内养老服务各类评估标准的互认互通。
据宜兴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7月,长兴、宜兴、广德三地民政部门将携手进行一次合作会商。未来,三地计划在政策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实现互通,致力打造长三角养老标杆示范区。
精准应对
发展生命健康产业
面对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宜兴依托良好区位、自然条件,产业调整步伐也在加快。其中近年来的一大亮点就是积极培育生物医药、康养等健康产业,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民生效益双提升。
位于阳羡旅游度假区的雅达健康产业园,是国内知名的高端康养场所,配套建有医院、餐饮、剧院等一流设施,吸引了本地和周边业主来到这里置业养老。此外,宜兴正在建设大拈花湾文旅康养项目、太华蓝城天谷国际康养小镇、九如城颐养综合体等一批康养项目,还将鼓励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高端体检等项目和产品的应用推广,探索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一体化服务新模式。
今年宜兴发力打造生命健康产业,这与自身发展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宜兴生命健康产业园规划为“一核无边”。其中,宜兴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相当于一个驱动核,将与环科园、开发区和主城区的生命健康企业打造发展集聚区。“两翼”则聚焦特色,在官林镇的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原料药产业园,在新庄街道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最终带动宜南康养医疗示范带快速发展。
中青年、高学历人口的涌入,在缓解人口老龄化和优化人口结构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基于科创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宜兴今年掀起“双招双引”热潮,而青年人才的招引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从宜兴组织部了解到,去年和今年连续举办了青年精英科创挑战赛,吸引大批青年人才前来宜兴创新创业。2020年,宜兴共引进大学生6635人,今年将再引进7300人,到2023年,计划引进大学生3万人以上,让宜兴这座城市更“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