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4日,一场关于“竹炉文化”的雅集在锡惠公园内云起楼庭院举行。乾隆《竹炉图咏》(右图)和《惠山寺》手稿在雅集上亮相。据了解,这两幅行书是国内从事艺术品拍卖的专业人士偶尔在国外征集所得,他们得知这两幅作品起源在无锡后,便促成了此次“回归之旅”。
“这两幅行书作品与锡惠公园竹炉山房中的同名石刻从规格、运笔、布局大致无二,是研究竹炉文化的重要蓝本。”无锡市锡惠公园管理处文化总监金石声说,竹炉文化的起源在无锡,这一文化的出现发展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了一个新高度。根据《惠山听松庵竹炉图咏》所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惠山寺住持性海与潘克诚一起,请湖州竹工编制了一个煮茶的竹炉,外面编竹,里面填土,内胆为铜栅,高33厘米,上圆下方,结构精巧。当时无锡的著名画家王绂画有《竹炉煮茶图》并题诗,学士王达则为竹炉记序作诗,汇编成了珍贵的《竹炉画卷》。至此数百年间,竹炉文化引起了百余位文人关注,他们一边以此竹茶炉煮二泉水,烹佳茗,一边作诗撰文,绘画挥墨,歌吟赞美它。留传至今,留下了不少描写竹炉书画作品,共计210首诗文,十余幅绘画与书法墨迹以及四部专著,由此形成了惠山听松庵竹茶炉“烹泉煮茗”的独特茶文化现象。
康熙年间,竹炉无存。1684年顾贞观仿制了两只竹炉,一只置于惠山听松庵,另一只送到京师。他在北京纳兰性德处,偶然发现了《竹炉画卷》,于是这一“宝贝”被他带回了无锡,并和诗《竹炉新咏记》,同时,在其书房积书岩中题匾“新咏堂”。到了乾隆年间,竹炉文化继续发展。乾隆是“竹炉文化”的“头号粉丝”,南巡时,他必到惠山听松庵品尝竹炉煮茶,也写下了众多描写惠山风景和竹炉的诗句,而此次亮相的两幅行书手稿,便是其中的两首。
而今,在竹炉山房还能感受到当时“竹炉文化”的盛况,清光绪年间的这一老建筑,堂壁嵌有王绂的《晴雨竹》,乾隆题诗的《竹炉煮茶图》以及明清题记38方。其中王达的《竹炉记》《竹炉清咏序》以及王绂等五人题诗,均是明代原迹。乾隆御笔《竹炉煮茶图》和历次题诗,以及诸大臣的和诗,均是当时摹刻而成。竹炉山房石刻也在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韩玲 文/林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