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科创周刊

2020年度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结果出炉,无锡有5家被评为A类

解读“优秀孵化器”的成长密码

  □本报记者 朱洁

  创新,经济增长的不熄引擎;载体,孕育未来的企业摇篮。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发布了2020年度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结果,全市有江阴百桥国际生物科技孵化园有限公司、无锡市新吴区旺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微纳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无锡软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5家被评为优秀(A类)、20家被评为良好(B类)。

  透过无锡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最新“全景图”,可以解读城市创新地理之下无锡科技孵化载体优秀成长的密码。近年来,无锡已经全面形成了以新型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为代表的“创新载体矩阵”。数量增长的同时,我市更加注重科创孵化载体内涵建设,在产业孵化、专业化运营等方面积极探路。值得关注的是,竞争加大的现实下,无锡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也面临着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当下,如何更好地孵化未来企业?

  孵化器的气场

  围绕产业共性培育企业群

  以省级以上孵化器为载体,推动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加快做强做大,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一批本土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围绕产业共性需求和技术难点,建设专业孵化载体,并利用自身的市场资源、行业影响力,整合产业链资源的优势打造产业上下游孵化器,逐渐形成一批能够支撑主导产业发展和抢占前沿技术发展先机的孵化平台,并孕育出一大批本土科技型企业,形成科技赋能产业的供给高地。

  产业共性带来集聚,孵化器里有强烈的创新气场。从5家入围的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来看,多立足本土物联网、数字经济、大健康等优势产业,致力于推动创业与产业创新有效结合。在无锡微纳园,一大批正在孵化或已经孵化完成的物联网企业聚集在此。以物联网为主体的核心产业链已然在园区成形。截至去年末,微纳园物联网中心累计引进培育孵化物联网企业118家,累计产值达106.84亿元。其中重点打造的无锡中科院物联网项目大本营,计划至2022年累计引进培育孵化物联网公司100家,实现累计销售100亿元,规划3家以上企业上市。

  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依托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双一流学科和人才优势,聚焦大健康产业领域,建成了“健康食品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加速器”的全孵化链条空间,培育了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科技型企业600余家。截至2020年底,驻园企业达180家,其中健康食品产业领域及配套企业约91家,占企业总数的50.5%,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入库培育企业31家。与此同时,依托这些孵化器,一些海内外人才聚集交流合作的桥梁也搭建起来。

  “很重要”的价值观

  高度重视初创企业

  优秀的孵化器,总有自身鲜明的产业生态,加上强服务能力、资本驱动力,具备一定的天使投资基金功能。

  新型孵化器都离不开一个词——生态圈。在微纳园,一个紧密相连的产业生态朋友圈已经形成,生动的产业生态故事在这里发生:区块链方面,物联网创新中心与专心智制、物链昌通签订区块链项目合作协议;传感器方面,龙微科技与云鹊在温度传感器领域达成合作意向;检测检验方面,迅杰光远与广电计量已开展理化试验项目合作、智驰华芯与无锡市计量院及广电计量已开展产品研发测试……在这个生态圈里,创业者互为对方的合作伙伴、客户和投资人,提升着创业的成功率。

  孵化器对创业者的帮助不仅是提供基础的空间场地、圈子资源,服务也是促成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条件。“对科技型初创企业高度重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微纳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入驻微纳园,是国内领先的民爆行业电子雷管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019年初,在国家政策利好下,电子雷管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盛景微电子面临大规模扩产及资金投入问题。园区第一时间走访对接,并组织科技、财政、金融办等主管部门现场办公。各大银行迅速组团对接,最终在2个月内解决了企业约1000万元信贷资金,解了企业燃眉之急。2019年盛景微电子的产值和税收分别为7551万元和206万元,2020年达到了2亿元和1700万元,短短两年内企业估值翻了5倍。乘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盛景微电子当选2020年的准独角兽企业,并于2020年12月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就在几天前,上交所正式受理了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

  孵化园区负责人认为,孵化器“最优秀的模型”是:同创业者一起成长,同优秀的创业企业一起成功。这其中少不了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的推动。无锡软件园以市场化方式独立对外投资,通过基金平台参与国内数家上市企业股权投资,其中2家完成股改。直投在园企业永中软件,在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同时成功探索出园区运营新思路。旺庄科创中心与新投集团、无锡金投一同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总额1.2亿元的融智引航基金,基金成立后第一年即投资了十多个优质公司和项目,帮助多个公司成功进入IPO,为一批优质企业落户扎根园区发展保驾护航。

  面临的挑战

  打造无锡味、科技范的新空间

  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发展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评价区域创新驱动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市科技局获悉,截至2020年底,我市已累计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56家、众创空间83家、加速器13家、孵化链条10个、省级众创社区试点10家,其中无锡中科芯双创中心成为国内首家国家级集成电路专业化众创空间。

  当下,围绕太湖湾科创带这一头号工程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一个产业生态圈就是一项城市功能,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重要增长极,一个科创空间就是一个新兴动力源”的格局逐渐成势。毫无疑问,以服务“创新”为核心任务,构建从原始创新到技术转化的全链条孵化服务,打造无锡味、科技范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将为湖湾产业功能区装上新引擎。

  在竞争加大的现实下,无锡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也面临着提质增效的迫切需求。如何打造无锡味、科技范的高品质科创空间?

  在顶层规划上,无锡不断修订完善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和绩效评价办法,引导多元化主体建设科技孵化载体,以更好地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集群,今年无锡定下了高新技术企业确保突破4800家的目标。同时,大环境也在向有利于孵化器提质增效的方向发展。据悉,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免征增值税。这意味着,无锡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现有基础上,需要在金融服务体系、公共技术服务、人才服务等方面生成一系列的创新模式。目前,一些优秀的孵化器在发展过程中已提供了可复制借鉴的举措。除了孵化器企业自身需要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完善孵化网络、打造专业优势外,也有业内人士建议政府需在优化建设布局、强化政策支持、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工作体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使之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孵化高科技企业和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