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平华、倪丽英
古人认为,耕田与耕书同为一理,只有耕作才会有收获。2018年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葑溪耕读园”初具雏形。2020年,学校“快乐劳动者叙事成长行动”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学校赋予传统的“晴耕雨读”以全新的解读,构建广阔的学习场域,开发深度的耕读课程,希望新时代的学生能传承“耕读文化”,成长为有知识有情怀的现代公民。
全景化课程基地为快乐劳动者创设“学”的空间场域
学校除了学科课程,还有许多能深刻影响学生成长的内容。石塘湾中心小学的“葑溪耕读园”就为学生的全域式、全方位的成长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与有效支撑。“葑溪耕读园”的建设,从空间布局到文化资源配置,都努力地创设“学”的空间场域,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依据学生兴趣点进行构建,并充分考虑学生研究性学习、劳动实践、亲子活动、对外开放的需要及安全保障等要素,主要由以下六个区域组成。“五谷集结号”,可以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学生在其间培养劳动的兴趣;“水果总动员”,主要种植了各类果树,学生品味收获的乐趣;“花卉大观园”,尝试建成校园河畔花园景点,学生充分感受生活的情趣;“蔬菜新天地”,内有温室大棚、无土栽培,学生浅尝科技的妙趣;“多肉俱乐部”主要种植热带沙生植物和多肉,学生能领略异域的奇趣;“农具博览馆”,展示各类传统农具实物、农耕文化图文资料,同时展示学校耕读园生成的系列成果,学生感悟时代的意趣。可以说,这是一个处处有学问,时时可学、时时能学的课程基地。学生在“葑溪耕读园”内开展一场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对话,并在探究后将谜底揭示,他们通过自主阅读、观察、体验,获得能力素养的进阶式提升。
融合化校本课程为快乐劳动者提供“学”的文化根脉
课程因人的存在而有意义。将人与物进行系统连接,使静态的物与动态的人构成富有生长性和生命力的课程。学校在课程开发设计过程中,突破时空的局限,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相联结,使课程真实而丰富。拿一棵小麦来说,它是静态的物,同时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门课程。“这是什么品种的小麦?适合在什么时候栽种?需要怎样管理,什么时候收获……”教师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对这些知识进行适度的构建组合,以课程内容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形成课程的知识体系。除了小麦栽种、管理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引领学生一起加入小麦的种植栽培和收获过程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邀请种植能手进行现场指导。将这些现实的经验融合进课程中,有助于打破理论与实践的壁垒,使课程内容更有活力,更具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将生活融入课程,课程中才能有鲜活的生命力。同样是小麦,在种植过程中需要用到农具。不同的农具有不同的功用,传统农具在现代劳动中的使用情况如何?现代农具是如何服务于田间的?这些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有了这些生活的融入,课程就有了张力,有了生命力。耕读文化在中华大地绵延了千年,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根脉,它是从大地上生长出来的课程,需要贴地而行。
耕读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及课程转化,是一个不断挖掘、融合、创生的过程。学校将随着基地资源的丰富和学生动态的更迭,不断调整优化,将科学知识、学习方法、能力培植、文化辐射融于一体,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可能,以此获得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系惠山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