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亮剑生态顽疾 重塑绿色屏障

宜兴滆湖的生态之变

  整治前

  整治后

  □本报记者 蒋梦蝶

  周文倩,宜兴一名跑步爱好者。每逢周末,她都会约上跑友们来到滆湖边进行一场环湖跑。绿树成荫、田园风光、湖光美景……眼下,滆湖生态跑道能够成为这群跑友心中的网红打卡地,正是源于这里的生态之变。

  滆湖,位于太湖上游,是太湖重要的生态屏障。约25万亩水域面积由宜兴、武进两地分管,其中宜兴水域湖岸线长24公里,涉及官林、高塍、和桥三个乡镇。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扩展种粮面积,滆湖边经历了多次大规模围垦,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围垦区。从湖水清澈见底到湖面“杆连杆”,从满眼围网再到水清岸绿“浪打浪”,滆湖经历了一场生态之痛,而坚守绿色发展也见证一场美的蜕变。

  休养生息

  30多年围网养殖全部退出

  在高塍镇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邵鹏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滆湖围垦区。“滆湖的螃蟹、鱼,那可是出了名的。”邵鹏笑着介绍。在滆湖宜兴境内,水产养殖总面积约8.95万亩,占宜兴水产养殖面积的52%,是渔民致富、村级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上世纪80年代初,为了渔业增产,宜兴滆湖在全国率先进行围网养殖试验,并向全国推广养殖经验。宜兴水域有3万多亩养殖围网,最远处伸入湖区两三公里。

  养殖户邵宁伟在滆湖边从事螃蟹养殖已有近20年。“你看,我这手机点一点,便可实现自动投料。”刚一碰面,邵宁伟便展示起他的新设备。借助物联网,喂料实现了精准化,避免了过量投喂而造成水质污染。

  “螃蟹养殖对于水质的要求很高。”在池塘边,邵宁伟用手掬起一捧水介绍道。刚从事养殖业时,池塘的水是从滆湖打过来的,那时的水清澈见底。随着围网养殖大量的饲料投喂,水质大受影响。

  在环保压力下,宜兴开始行动。2009年,宜兴对围网养殖进行压缩整治,3万多围网全部拆除后重新规划,留有1.33万亩养殖区域。2012年,围垦区内8000多亩鱼塘进行改造,实施循环水养殖改造。

  还一湖碧水,这些远远不够。2017年,宜兴启动了第二轮整治,要将1万多亩的围网养殖全部退出。了解渔民需求,制定安居政策……两年的攻关,滆湖522户养殖户全部洗脚上岸。而在全部退出后当年,水质便从Ⅴ类提升为Ⅲ类。

  整治攻坚

  20余年渔家乐彻底拆除

  乘船驶向湖中央,如今的滆湖不再有“隔”,开阔的湖面尽收眼底。“就在这两个位置,原是两家渔家乐,3个月前彻底拆除。”邵鹏介绍说,“水上渔家”“滆湖渔家”两家渔家乐分别于1999年、2000年在原有养殖水面上开始搭建营业,为占用水域经营。由于两家渔家乐经营时间长,每年蟹季都吸引大批游客,拆除的阻力和整治难度较大。

  “这一难题必须拿下。”去年7月,高塍镇定下了这一目标任务,召集相关部门前后召开15次协调推进会。两位分管副镇长一人包干一家,立下“违建不除不下船”的“军令状”。

  经过多轮分析,对照防洪法,高塍镇找到了突破口,拿出了一纸《渔家农家乐建筑群防洪影响分析报告》,对两家渔家乐发布责令停止水事违法行为通知书、限期清障通知书。随后,相关部门60多人联合成立专项整治队伍,开展6次专项巡查,拆除水上建筑面积4150平方米。

  针对渔家上岸后的就业问题,高塍镇积极协调。去年,镇里帮助“水上渔家”在梅家渎村流转100亩土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眼下,还在帮助“滆湖渔家”协调意向项目,助力转型发展。

  生态修复

  将最好的环境资源留给百姓

  如今船行湖面,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芦苇丛,成片的菱角。滆湖生态修复,宜兴坚持了10余年。滆湖边千余亩生态湿地已成为一大亮点。记者看到,在离岸不到1公里的位置,5条长1000多米的芦苇带在湖面铺展而开。“10年里,我们不断种植、修补,建起了这5条生态屏障,面积超1200亩。”邵鹏介绍。今年,生态湿地建设还将延续,计划将5条生态屏障连成片,打造滆湖新风景线。

  随着生态环境改善,近两年里,相中滆湖区域想要搞投资建设的项目方不少,但镇里都拒绝了。“这不仅是保护所需,更是要将最好的生态资源留给百姓。”高塍镇镇长陈洁坦言。今年,高塍镇将环滆湖近10公里的公路打造成了生态跑道。

  据了解,目前宜兴还在编制滆湖水环境整治规划,计划在滆湖沿岸设置景观小品、生态湿地,打造高品质水生态修复样本。而在围垦区内,宜兴除了要开展一定面积的鱼塘退养以外,还将在高塍、和桥两地试点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