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社区隶属惠山区惠山经济开发区(长安街道),管辖面积约3.44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7万人,42%为流动人口,另有学校、医院和厂企单位140余家,原本是一个人员流动性强、技防盲区多、智能应用少、安全监管压力大的社区。
2020年11月以来,惠山公安分局积极践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治理模式,推动长乐社区建立“平安前哨”工作站,奋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社会事务和社区警务工作质态双向同提,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公安力量。
全量融联,布织治安防控“安全网”
走进长乐社区“平安前哨”工作站,指挥室大屏幕上可以看到“平安前哨智慧治理平台”的操作界面和社区主要区域监控画面。从智慧技防到警网联动,再到网格精准服务,长乐社区开展社区治理的实时情况“一览无遗”。
今年6月,患有精神疾病的社区居民王大妈外出一直未归。民警接到家属报警后,一方面发动社区网格和各方力量寻找踪迹,另一方面依托平安前哨智慧治理平台,开启监控追踪预警功能,一旦发现走失人员,系统会第一时间报警。半小时后,民警接到平台预警,最终顺利找到走失的王大妈。
这是长乐社区“平安前哨”工作站以智慧科技精准服务社区治理和公安实战的典型案例。“我们将工作站与高级版智慧技防小区建设有机结合,升级改造智能采集设备,加装高空抛物、电动车入电梯、水压监测、烟感探测等物联感知设备,通过对人、车、水、电、烟、梯控等要素的全域感知数据收集,再经过‘平安前哨’工作站的系统平台及功能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实时推送工作指令。”惠山开发区派出所副所长秦嵩介绍,整个工作站汇聚了各方信息资源和力量,宛如一个社区治理大脑。
自工作站建成以来,长乐社区的治安环境有了明显好转,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下降50%,可防性案件下降28%,群众对社区治安满意度和公安队伍满意度均为100%。
多元共建,构建网格治理“共同体”
“我正准备输入验证码,要不是社区民警及时上门劝阻,我存了十多年的积蓄,差点就要被骗光了。”回想起7月初接到诈骗电话的经历,社区居民万女士仍心有余悸。原来,工作站接到反诈预警,拨打万女士的电话,始终处于占线状态。民警一边不停拨打电话,一边火速从工作站出发赶至万女士家中。3分钟不到,民警就敲响了万女士的家门,所幸万女士及时开门,这才避免了损失。
在工作站,按照“1+1+2+N+X”的配备模式,由2名社区民警、10名专职网格员、2名辅警、38名基层治理协助力量和187名网格志愿者组成了社区综合治理力量体系。社区民警直接进驻办公,就近开展处警巡逻、人口管理、安全检查、矛盾调处、警网融合等工作,深耕社区警务。
“现在有啥矛盾纠纷或安全隐患,只要和网格员一说,社区或派出所都能出面解决,真的感觉服务就在身边。”长乐苑小区居民李阿婆,看到小区楼道私拉电线充电问题得到解决后高兴地说。
工作站建成后,派出所警格网格实现无缝对接、一体运行,社区民警、网格员协同开展入户调查、隐患排查等工作,并依托统一工作平台,全程跟踪处理群众反映、网格发现的各类诉求及问题隐患,做到分发调度、落实处置。
为了让社区层面各方力量互联互通,工作站全面吸纳相关职能部门、属地社区、网格员、物业、“三官一律”以及蓝丝带志愿者协会等社会团体在内的各方力量,以多元化职能放大治理合力,提升工作效能。同时,延伸拓展长乐社区“红色驿站”党建品牌,推动社区将党支部和党小组建在网格上,不断提升网格化治理的组织力、执行力和掌控力。
便民惠民,前移管理服务“零距离”
“不用跑远路就能办理业务,还有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帮忙,真是太方便了。”社区新市民陈先生在惠民e超市内办理完居住证业务后高兴地说。
为了使便民服务关口前移、更加精准,工作站建设惠民e超市,并配备居住证受理发放、交通违章查询缴费、政务一体服务、24小时自助ATM等便民设备,切实将自助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工作站内,群众接待区、安防体验区、矛盾纠纷调处服务室、公共法律咨询服务室等功能区在这里合理分布,每个功能区制度明确、职责分明,又相辅相成、协同配合,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服务。
“发现着火点、敲响警报、使用灭火器、逃离现场……”戴上VR头盔,拿着手柄,以第一视角体验虚拟火灾场景逃生。工作站还创新设置了VR安防体验区,逐步增强社区群众对于各类案件和安全事故的自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长乐社区‘平安前哨’工作站的建成,做到了信息掌握全面、矛盾化解及时、治安防控得力、便民服务到位,实现了警网融合同频共振、社区治理协作共治。”惠山开发区派出所所长卢伟说,工作站还通过延伸公安管理服务触角,前移户政、交管和咨询求助等办理事项,让群众体验派出所开到家门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