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31日,市委书记杜小刚来到惠山区,实地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对惠山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提出要求。“惠山是一方创造经验、创造奇迹的改革热土,是‘一包三改’经验和改革精神的诞生地,也是‘四千四万’精神的主要策源地。”杜小刚强调,惠山区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继承发扬“一包三改”改革精神,以“脱胎换骨”的信心决心,加快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的践行新发展理念模范区,为全市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朱爱勋参加调研和座谈会。
书香故里,“天上村前”。始建于宋朝的堰桥街道村前村,是中国“乡村教育”发源地,也是中国乡村建筑“露天博物馆”。当地充分挖掘文化底蕴,积极推进遗存保护和城市更新项目。杜小刚来到施工现场,走进正在修缮的名人旧居,详细了解项目规划及建设情况,叮嘱既要突出乡貌、乡趣、乡学、乡情,加快推进连片成片保护更新;又要发扬先辈设立义庄义仓义学等优良传统,让发展成果更多回馈社会、惠及更多城乡居民,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之乡,星火燎原。设于惠山区吴文化公园内的堰桥“一包三改”纪念馆,以“重大转机”“一包就灵”“发展新境”三大篇章,全面呈现30多年前堰桥探索“一包三改”经验、促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推动“苏南模式”形成的光辉历程。“惠山的干部群众自带改革创新基因!”驻足在老照片、旧物件前,杜小刚很有感触地说,“正是老一辈敢为人先、奋力争先,才造就了乡镇企业改革领域的‘小岗村’。今天的我们要传承好、弘扬好前辈的精神品格,努力为促进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蹚出新路子”。
数智空间,制造重塑。江苏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项目,由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牵头发起,致力于为区域制造业自主可控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创新及公共服务支撑。走进“数智空间”,杜小刚了解前沿技术、考察成果应用,与顶尖团队领头人丁汉院士攀谈交流,勉励中心既要面向高端装备、重大装备等领域,加快突破关键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瓶颈,更好助力区域企业转型升级;又要注重“培土育种”,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让更多创新创业种子早日长成“参天大树”。
座谈会上,杜小刚认真听取惠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充分肯定该区近年来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杜小刚指出,惠山是工业经济重镇,曾经创造过堰桥“一包三改”经验和江苏诸多的“第一”,乡镇工业发展打下了丰实“家底”,也形成了“干部群众改革创新意识强”这个最大的优势。进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惠山上下要更好继承和弘扬“一包三改”改革精神,进一步砥砺“华夏第一县”“敢为天下先”的人文品格,加速新旧面貌转变、新旧动能转换、新旧形态转型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脱胎换骨”,创造更多的“第一”和“唯一”。
(下转第2版)
继承弘扬“一包三改”改革精神 加快创建践行新发展理念模范区
(上接第1版)
杜小刚强调,惠山要围绕创建践行新发展理念模范区,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在城乡面貌上加快“脱胎换骨”。扎实做好城乡建设工作,突出“重要节点”定位,主动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谋划自身发展,加大“双清”工作力度,集中力量加快除旧布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为未来城市发展、重大项目实施腾挪空间;突出“现代城区”品质,坚持空间拓展与提升品质并重,提高设计水平,加快区域更新,打造更多高品质社区,增加更多高品位设施供给;突出“美丽乡村”要求,以风光带建设为重要抓手,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建设,谋划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把惠山率先建设成为无锡的城乡融合先导区和美丽乡村示范区。二要在产业结构上加快“脱胎换骨”。发挥实体经济优势,以产业链思维和理念,做大做强存量,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加大传统工业园区腾笼换鸟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凤凰涅槃”;做优做精增量,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抢占数字产业制高点。以更宽的视野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一镇一院一产业”政产学研合作优势,打通创新链、产业链和资本链,承接好上海、深圳等地的创新溢出,引入更多“小而精”“小而专”硬核科创项目,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三要在园区发展上加快“脱胎换骨”。积极推进开发区的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惠山开发区要围绕“国字号”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创新理念机制,参与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竞争,加快实现提档进位;惠山高新区要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更大手笔、更新理念做好整体性、长远性规划,合理安排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建设一批科创载体、集聚一批高端项目,打造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城铁国际商务区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以高标准规划设计为引领,发挥十字枢纽节点作用,放大枢纽辐射功能,打造集交通集散、总部办公、科创研发、商务商贸、生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门户枢纽区;无锡科教城要以融入太湖湾科创带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建设成现代化科教深度融合的新型功能区;农业旅游园区要以引育重量级项目为突破,深入挖掘各类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智慧农业、观光农业、文创农业,优化旅游业态,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四要在环境质量上加快“脱胎换骨”。围绕城市环境要整洁有序,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升智能化水平,以重点突破“小切口”带动整体面貌“大提升”;围绕生活环境要优质舒适,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点、惠山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围绕生态环境要美丽宜居,统筹抓好水、气、土壤等综合治理,加快构筑绿色低碳、安全环保的产业体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为人民群众创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埋头苦干肯钻研、低调务实不张扬,是惠山干部的特质!”杜小刚强调,惠山区委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省委“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市委“三强三促”开新局主题活动,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弘扬“四千四万”精神,对标头部地区,自觉主动学习,提升能力水平,以新的开放视野、新的创新理念推出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提升精气神,推动惠山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全面跃升。(高美梅、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