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大诚苑楼道内 电动车停放无序

  本报讯 非机动车乱停放、楼道堆杂物是一些小区的通病。近日,记者在锡山区大诚苑小区看到,一些电动自行车在楼道内随意停放,部分楼道内有居民摆放的杂物。

  上午9点多,大诚苑西区地面上有不少空余车位,私家车基本有序停放在规划好的车位上。由于小区内污水管网正在改造,占用了部分非机动车停车位,电动车停放不甚规范。在349号居民楼楼道内,4辆电动自行车和1辆自行车虽整齐排列,却将楼道门厅占去大半,仅留下一条狭窄通道。另有2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通道上,其中1辆直接挡住了通道连接电梯间的小门,给居民出行带来了不便。

  记者注意到,楼道内的信息公告栏内贴着物业通知:请小区住户勿将电动车、自行车、童车等车辆停放在楼道内。而事实上,居民楼道内停放电动车屡禁不止,是小区管理的“顽疾”。相比而言,331到339号居民楼的情况较好,这些居民楼前有一排装有顶棚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居民更愿意将电动车停放至顶棚下。

  在居民楼道内堆放杂物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记者在348号居民楼二楼看到,该层电梯间的窗口,摆放着两张椅子、两盆绿植以及拖把、笤帚、雨衣等杂物。而一楼信息公告栏内同样贴着提醒,居民不得在楼道内堆放杂物。

  大诚苑A区物业负责人朱峰介绍,2006年建成的大诚苑安置房小区由原先9个行政村5800多户村民组成,从居民角度来说,一些人还保留着原先村里的生活习惯,“自然而然”把居民楼道当作村里自家门前空地,随意停车、堆物。从小区规划这个客观条件来说,居民停放电动自行车及充电确有不便之处。“15年前大诚苑规划建设的非机动车地下停车场面积小、坡度陡、又没有充电桩,居民不愿停车。”朱峰表示,“从去年开始小区规划了新的停车棚及充电桩,今年还将再打造3000余平方米的停车充电区域。”(殷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