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世界最长跨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桥址所在处潮差最大达7米,尤其是波流力的影响,是常规长江等内河桥梁的10倍以上,对水中结构冲击极大。定期检查桥梁是否有锈蚀和裂缝并将隐患消除于萌芽之中成为日常管养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工作是由无锡企业雄宇重工集团负责的。“大桥主体是钢结构,防锈防腐蚀是头等大事。”公司总经理王志华介绍,从设计制造第一套用于润扬大桥管养的桥梁维护设备开始,雄宇重工已先后为港珠澳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即将通车的香港将军澳大桥等近50座国内重大桥梁提供“体检医生”式的个性化服务。
每一座大桥的地理、水文、设计甚至建筑材质都不同,这意味着检测装备只能是个性化产品。以港珠澳大桥为例,由于终日与潮湿的海风为伴,即便涂装了防锈底漆,大桥出现锈蚀的概率依然比内陆大桥高出不少。“以后遇上锈蚀的地方,先铲净旧漆和铁锈,然后反复刷上厚厚的防锈漆。专门设计的检测车能够到达大桥的每个角落,排除隐患不留死角。”兼任公司总工程师的王志华说,港珠澳大桥珠海段“青州桥塔”塔顶伫立着四座由雄宇重工研发的永久检测车,专门用于检测桥梁抖动和金属疲劳,成功解决了该桥段标志性建筑“中国结”内凹无死角检测的难题,整套检修设施也被大桥工程师们誉为可靠的桥塔永久检修“好朋友”。此外,雄宇重工自主研发的大跨度斜拉桥拉索维护吊船,成功地应用于深圳湾大桥的检测和维护。这是国际上首次将吊船应用在斜拉桥拉索的维护中,该项研究成果获得10多项国家专利,这让雄宇重工在大型专用吊船技术方面走在了国际前列。
雄宇重工如今已成为被国家重大工程所认可的“隐形冠军”。这家位于无锡山水城工业园内的企业早在2010年就与江南大学合作成立了江南大学吊船机械研究所,近3年累计投入科研经费近2000万元。雄宇重工先后参与了桥梁检测装备,高空吊篮、擦窗机等多项国家标准的制订。雄宇为桥梁、高楼柔性化设计定制的“智能吊篮”已成为行业主流产品,上海杨浦大桥、苏州东方之门、宁波中兴大桥、无锡凤翔路改造工程等重要项目维保都青睐该企业研制的智能设备。
“我们在加快科技人才引进的同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加速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场紧缺的高端产品,实现高起点发展。”王志华表示,通过引进一大批机械设计、工艺、结构工程、数值分析和模拟等领域的专业优秀人才,雄宇形成一支高精尖研发队伍,面向市场需求开发各类新产品,增强了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硬实力”,为雄宇成为优秀的重大桥梁工程的“体检医生”提供了人才和技术保障。(荣倬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