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生活周刊

运动消费火热 周末独立营受欢迎

亲子家庭开启“玩学”新模式

  最近,“双减”这个关键词成为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眼下,学生们的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属于自己的空余时间多了起来。那么,家长该如何有效利用好孩子们的课后时间呢?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锡城不少综合体内的运动项目,如滑冰、攀岩、篮球等,受到小朋友和家长普遍欢迎,青少年运动消费日趋火热。与此同时,锡城旅游市场也逐步升温,周末独立营等开始成为消费市场新宠。

  重视运动,增强体质是关键

  在落实“双减”措施后,孩子们一改以往“拼命赶作业、辗转辅导班”的高压模式,有了更多的时间走出家门,享受课外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上周四晚上,记者来到锡山区八佰伴中心,在4楼的喜悦滑冰场,看到不少小朋友正在练习滑冰。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庆节期间顾客比较多,基本每天都有三四百人,大多都是学生。“最近一段时间,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是人流量高峰期,除了日常散客,还有不少专门来学习滑冰的人。”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最近气温较高,不少家长都喜欢将孩子送到这里来。

  正在滑冰场门口等待孩子的家长周女士告诉记者,“双减”后的第一个国庆假期相比以往,孩子和家长都轻松了不少。“以前不管是周末还是节假日,总是带着孩子在一个个培训班之间游走。现在,不光停了培训班,兴趣班也减少了,我就带着她尝试一些她喜欢的运动,也希望通过这些体育运动来提升她的综合素质,增强体质,毕竟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前些年的“鸡娃之风”让很多家长看到了青少年缺乏体育锻炼的弊端,如今有了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参加体育运动。根据艾媒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双减”后,超过半数的儿童(56.0%)平均每天锻炼时长能够达到1小时以上,父母带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也明显增多(42.3%)。

  “当前,‘双减’政策唤醒了家长们的体育教育意识,青少年体育消费将成为一大刚需。”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年轻一代的家长愿意在提升子女身体素质方面投入更多,也更加注重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体育培训等行业将继续保持普遍上升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各方基础保障也需积极跟进,比如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加强运动场地建设等,满足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需求。”

  寓教于乐,“遛娃”玩出新花样

  国庆期间,在柏庄实验小学就读的汪宇翔跟着父母去了趟宜兴,不仅游玩了竹海、善卷洞等景区,还在一家特色民宿住了好几天。父亲汪毅告诉记者,这个国庆长假他为孩子安排了不少活动,“虽然现在孩子不去补习班了,但是不能让他一直待在家里,所以就想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希望能开阔下眼界,多增长些知识。”

  今年国庆假期,锡城市民出游需求较高,尤其是三四天的短途游成为不少家长的首选,家门口“微度假”受热捧。

  “小朋友的空余时间多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让孩子从课堂走到户外。”江苏康辉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助理王旭告诉记者,今年国庆假期,本地游、周边游订单量较多,江阴、宜兴等地的特色民宿和温泉酒店颇受欢迎。与此同时,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旅游市场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现在,不少家长不仅希望能利用好节假日时间,更希望平时周末也能让孩子接触更多新鲜事物。由此,一些科技、探险、民俗体验等多种主题的周末独立营产品开始不断涌现。”王旭表示,相比夏令营和冬令营,周末独立营时间短,大部分是一日或者一日半,同时费用也不高,一般在200元至400元左右。“各种类型的周末独立营不仅能开拓孩子视野、满足好奇心,还能教会他们独立生活,培养和提升思考、沟通、合作的能力,在玩乐学习中获得成长。因此,如今市场上周末独立营产品层出不穷,品类也多种多样,特别受家长的欢迎。”

  旅游市场不断升温,大众多样性、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也正日益凸显。记者了解到,当前,各大旅游机构纷纷抢抓“双减”后的新市场,推出多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强身健体的新玩法,供孩子们“边玩边学”。

  兴趣课程,还需尊重孩子意愿

  “双减”政策落地,违规办学的补习班纷纷被关停,不过艺术类的教培机构却不在管控范围以内,也因此,很多家长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各种兴趣班。“最近,我给孩子加报了二胡和绘画两个兴趣班,希望让他在课后能多学一点知识。”家住梁溪区的王先生表示。记者通过采访多位家长发现,有王先生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数。

  对于这样的情况,江南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郭建伟表示,在兴趣班的选择上,家长可以按孩子的意愿适度报几个,但不能盲目跟风,更不能盲目攀比。“减负就是希望可以为学生减轻学业的压力,让孩子有更多空闲的时间去休息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应注意强度,不能让孩子没了学业压力,又有了其他的压力。特别是部分家长需要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过度焦虑,不要看到别人家报了什么班就也给自己孩子去报,这样只会让孩子压力更大。只有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去选择,才能让兴趣班真正成为持久坚持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期望。此外,也希望孩子们能劳逸结合,虽然学业压力减轻,但也要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小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