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传递出新信号,不仅“看上去很美”而且“用起来很好”

设计与制造深融,创新要素聚变

  11日-13日,第十七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在无锡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1.68万平方米展厅内,汇聚了100余家工业设计与智能制造品牌,众多高价值创新企业、项目和领域人才齐聚。

  心之所向,智创未来。在设计和制造深融的当下,如何通过抓住要素“聚变”,实现人才、产业的“聚能”,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的“聚力”,也成为无锡设计的思考课题。

  聚变,高价值创新项目集聚

  “无锡的设计博览会办得一年比一年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点赞本届设博会。

  这个“好”,不仅仅体现在博览会展览场地的持续扩大、参展者的增多,更多在于传递出了设计不仅“看上去很美”而且“用起来很好”。现场的展品中,既有高铁列车头、无人机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也有彩色超声诊断仪、核酸检测分析仪等事关人们生命健康的医疗设备,还有空调柜机、分体电视等家用电器,从不同角度、层面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看到我们的产品就会感受到,在人、车、城市构成的和谐科技生态圈中,出行是快乐的。”本届中国专利奖外观设计金奖得主、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中彦认为,今后的设计趋势是能充分满足大众的消费升级体验。

  而依托环太湖科创圈等平台优势,博览会强烈释放了集聚高价值创新项目和企业、促进创新要素聚变的效应。11日晚举行的第十届太湖奖设计大赛颁奖典礼上,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作品火眼实验室(气膜版)摘得了最高奖项至尊大奖,获奖项目现场签约落地无锡,实现产业化。颁奖嘉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外观设计审查部副部长卞永军现场感慨,担任颁奖嘉宾十多年,当初的纸质评分表换成了PAD评分器,作品数翻了一番,越来越多的获奖作品和项目不再是刀枪入库,而是直接和产业对接,推动“智造”的发展。

  聚能,人才落地转化发展新动能

  研发与设计,是产业链的上游、是微笑曲线的起点,通过设计的赋能,可以开启企业全速发展的马达。“以前靠产品功能就能活着了,现在市场不缺没有创意的产品,要求产品的品种多样化、个性化、人性化和绿色环保,也就对‘人’有高需求!”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施建金透露,企业发展初期高管都是技术出身,设计是软肋;随着对产品设计越来越重视,每年会校招400-500名各专业人才,实现从传统技术领域到人机交流、创新产品设计规划、团队建设等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转变,富有创意的产品在国际品牌长期占主导位置的背景下,逐步为国产品牌赢得话语权。

  在设计和制造深融的过程中,无锡对“人”的渴求表现得很强烈,已将知识产权人才纳入太湖人才计划重点支持范围,为知识产权人才来锡创新创业提供最大诚意、最好资源、最优服务。“太湖奖”为获奖作品提供合计100万元奖励支持,更多设计人才受益。

  同时,通过知识产权金融、大数据两大公共服务平台,无锡围绕着许可、交易、评估、投融资、维权、诉讼等不同环节,引进和培育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并且,为避免外来人才的水土不服,量身订制了“授课+模拟训练+实战打磨”的实训培训,着力培养了一批专利实务人才。

  聚力,产权保护优化全生态系统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设计逐步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知识产权成为行业竞争的筹码。而一个越发突出的困扰是:在发生专利纠纷时,长周期、高费用的维权成本,影响企业的创新动力。电动车行业的龙头企业雅迪最近就是喜忧参半,因为外观设计优势和准确的销售路线,产品销量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长了63%,但是被抄袭、侵权的数量也同比上升,企业每年投入在取证上的成本超过百万元。而因为漫长的诉讼周期,即使最后胜诉了,也错过了新品抢占市场的最佳时间。

  有这种尴尬的不止雅迪,“十三五”以来,市知识产权局受理由外资企业发起的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近50件,内资企业胜诉率不足10%。同时,企业往往出于时间、费用等成本考虑,选择放弃应诉,丧失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

  在了解到多家外贸企业遇到美国专利纠纷、存有涉外诉讼盲点后,江阴通过知识产权代理公司引进了美国加州“75”名最佳知识产权诉讼律师之一的朱松博士,为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提供支撑。朱松博士指出,从实践来看,无锡企业申请专利品质需要提高,被侵权时还不习惯充分利用维权手段,如申请临时禁令以保护市场份额。政府可以学习上海,推行侵权尽职调查补助措施。

  优化从创意设计到专利保护的全要素生态系统的新一轮“聚力”也开始爆发,本次博览会上,无锡市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联盟成立。联盟将通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的全链化服务,打破数据壁垒,提升无锡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

  (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