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教育周刊

侨谊实验中学少年创学院开班

开设30门特色课程 家长导师参与其中

  10月15日下午2时55分,侨谊实验中学部分初一年级学生走班上课进入教室后惊喜地发现,授课导师竟是同学的爸爸或妈妈。当天,侨谊实验中学少年创学院开班,为初一年级学生提供职业启蒙、科学素养等6大类30门校本特色课程。共有24名初一学生家长以家长导师的身份加盟其中。当天首次课开课前,学校还为首批家长导师颁发了聘书。

  在“快乐学日语”的课上,家长导师、大学日语老师杨丽华为学生放起了日语动画片片段,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等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形象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随后她又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日本汽车品牌,让孩子们猜猜这些动画人物、汽车品牌用日语怎么说?杨丽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让孩子们充满了兴趣。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杨丽华带着孩子们开启了快乐学日语的旅程。而在另一间教室里,教授古典吉他的家长导师卫铭,从他带来的多把吉他中拿出一把,熟练地调弦并演奏了一段曲子,赢得了在场学生的掌声。这堂课上,卫铭和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吉他的功底等情况并一一记录下来,还邀请几个学过吉他的孩子现场露一手,教室气氛十分融洽。学生邰宝仪学习古筝多年,想多学一门乐器就“抢”了吉他课。体验了首次课后她感叹:“老师很亲切,课堂很轻松。”

  侨谊实验中学少年创学院开班后,本学期将为初一年级学生提供10次课。各位家长导师准备充分,均明确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杨丽华打算利用这段时间让孩子们学习日语的生活用语,增进中日文化交流。从业15年的律师邵鋆开设的是模拟法庭课程,希望通过讲身边的法律故事,让孩子们树立职业自豪感。卫铭则计划通过正规、严谨的教学,为孩子们学习弹拨类乐器打好基础。

  校长钱军介绍,“双减”政策对学校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侨谊实验中学主动探索,本学期加大改革步伐,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构建多元校本课程体系。在制定特色课程时,学校首先对初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研,了解他们的意愿,开设一批紧贴社会潮流,对未来职业规划有益的课程。确定了课程后,学校进一步挖掘校内外资源,让有特长、有能力的家长和社会专业机构进校园,深度融入学校教育,拓宽学校课程建设的路径。“未来,我们校本特色课程种类还将不断丰富,”钱军说,“希望一系列丰富的课程成为张扬孩子们个性的手段,为每个孩子发展提供平台,让不一样的生命,拥有同样的精彩。”(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