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无锡高新区

发挥优势 完善生态 政策扶持

高新区抢抓特殊食品产业“新风口”

  本报记者 杨明洁、张安宇

  金秋十月,共襄盛举。16日,为期4天的2021中国特殊食品大会(第六届)在无锡高新区(新吴区)落幕,大会以“赓续百年,触石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展开了10余场主题活动,来自政、产、学、研界各方代表汇聚一堂,碰撞思想、交流观点、对接合作、共谋发展。“中国特殊食品发展处在最好的时代”,与专家们的观点不谋而合,以此会议为契机,高新区将抢抓“新风口”,进一步发挥优势,完善生态,政策扶持,着力建设特殊食品产业发展高地。

  事关生命健康,嘉宾齐献良策做大产业蛋糕

  会议期间,太湖国际博览中心展览展示区域人潮涌动,展厅内琳琅满目的各种特殊食品,以及相关产业的管理与发展成果正面向大众进行展示和宣传,令人耳目一新。

  “特殊食品越来越受关注,因为它和人们的生命健康关系密切,比如说一些对牛奶过敏的孩子,还有处于亚健康的人,甚至重症监护室的病人,都可能会用到特殊食品改善健康状况。”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杰告诉记者,公司将通过创新和研发,不断丰富应用场景,让特殊食品更好地适应国内人群的体质。纽迪希亚是高新区特殊食品产业龙头企业之一,自落户以来,从2000年初的0.1亿元,成长到2020年的17.36亿元,增长了174倍,其临床肠内营养制剂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

  聚焦特殊食品行业发展,围绕“三胎时代婴幼儿产业领域的新挑战”“健康产品全面布局发展的新挑战”等热点话题,专家学者纷纷进行精彩的演讲。“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特殊性’带来了什么”“保健食品作为特殊食品的‘特殊性’是什么”“企业作为特殊食品生产企业,‘特殊责任’是什么?”……行业大咖们还展开了圆桌讨论。无论是解读政策法规变化、交流融合发展趋势,还是探讨研发前沿成果,嘉宾的发言都让人深受启发。

  发展特食产业,高新区独具优势风景好

  特殊食品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一环, 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深厚、特色鲜明,已集聚各类行业龙头和创新企业230家,产业规模达到625亿元,形成了以创新药物及制剂、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智慧医疗及健康服务为主,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核心区。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晓红说,特殊食品作为高新区较早布局的产业,形成了具有行业竞争力、引领性的特殊食品产业集群,集聚了纽迪希亚、安利等行业冠军,引育了恒益健康、华熙生物等科技创新型企业。2020年全区特殊食品行业规模达到32亿元,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肠内营养制剂的生产规模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0%以上。

  发展特殊食品产业,高新区有着较好的优势。首先有着协同创新的平台优势,与江南大学食品学科、瑞金医院代谢学科等都有很好的合作。与此同时,着力推动阿斯利康、药明康德、迪哲、济民可信等龙头企业,共同建立大健康产业的生态圈,引导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共享研发生产、销售渠道等资源。以国际生命科学园为例,通过阿斯利康的龙头赋能,自成立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已成功赋能孵化企业40多家。为抢抓发展机遇,放大特色优势,高新区提出构建“1+2+X”生物医药园区发展新格局,即一个产业集聚区、两个创新基地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X”个发展生态圈,必将助力生物医药产业在无锡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完善产业生态,大会接连传出重磅利好

  此次大会最终成果之一,三块“金字招牌”落户高新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筹)”“无锡特殊食品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揭牌,同时无锡高新区被授予“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特殊食品产业集群示范基地”,这将助力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特殊食品产业生态链。

  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特殊食品)(筹)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建设的首批19个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作为我国唯一的特殊食品技术创新中心,将努力实现攻克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培养一批科研型高端人才、孵化一批科技型创新企业、打造一个专业性品牌论坛的“四个一”目标,服务无锡打造特殊食品新的标杆产业,带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特殊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为促进特殊食品产业发展,高新区还献上“十大政策大礼包”,在研发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为创新创业提供最优服务、最强支持。比如,对于引进的重点领军人才项目,最高可给予1亿元的支持奖励。

  链接>>>

  促进特殊食品产业发展 “十大政策大礼包”

  链接>>>

  第一,给予研发创新支持。特殊食品研发,每个品种最高资助200万元,企业每年最高可获资助1000万元。

  第二,给予模式创新支持。参照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MAH)制度的激励机遇,将按照实际委托合同金额的10%,每个品种最高给予50万元、每个企业每年最高给予500万元。

  第三,给予平台建设支持。对认定的检验检测、技术应用等重点公共服务平台,按照项目投资的20%予以补助,补助额最高可达1000万元。

  第四,给予企业发展支持。在快速起步阶段,按照销售收入,最高给予奖励500万元;在规模发展阶段,按照主营收入,最高给予奖励1000万元;在上市做强阶段,最高给予奖励600万元。

  第五,给予创投资金支持。设立政府引导专项基金,支持产业发展。同时,对落户我区并且投资我区特殊食品企业的基金,给予基金管理团队1%、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第六,给予薪酬补贴支持。对于副总以上的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按照薪酬情况给予3—10万元的补贴,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则比照粤港澳大湾区政策,给予薪酬补贴。

  第七,给予人才引进支持。企业新引进的人才,给予安家补贴,本科给予2万元、硕士给予5万元、博士给予8万元、顶尖人才给予300万元。引进的重点领军人才项目,最高可给予1亿元。

  第八,给予参会参展支持。对区内企业参加国际国内知名展会、举办有影响力的行业活动的,按实际产生的费用比例,最高给予150万元的支持。

  第九,给予土地资源支持。安排4500亩产业用地,打造特殊食品产业园,优先保障特殊食品领域重大项目落地。

  第十,给予绿色发展支持。对于生物医药园区集中开展的“三废”处理、废物交换利用、水循环利用等,直接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