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志杰、蒋梦蝶
近日召开的宜兴首届乡贤人才发展大会上,受邀参会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黄富强告诉记者,他的博士生导师、同为宜兴人的著名物理化学家唐敖庆,曾对他说,想为家乡宜兴做点贡献,但遗憾的是,其钻研的量子理论没办法为家乡经济带来直接的应用;而这次他回到家乡,则带着两代在外乡贤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压箱底”的核心技术,助力宜兴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
这场盛会来了14位院士、100余位乡贤、600多位客商代表,强大阵容集体亮相的背后彰显着宜兴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如何转化“人文优势”为“发展胜势”,产业链如何与乡贤经济深度互动?这场乡贤大会给出了答案。
归宜 到“院士之家”谋创新
7000多年制陶史、2000多年建县史,古代4位状元、10位宰相、548位进士,现当代30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大学校长、1万多名教授学者,宜兴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把根留在宜兴。”近半年,宜兴进行广泛走访、摸排,搭建乡贤数据库。“宜兴共有30位两院院士,累计入库乡贤3037人,宜兴籍在校大学生7653人,其中生命学领域乡贤440人……”大会上,一张乡贤地图的精彩亮相让参会嘉宾纷纷鼓掌。
面对丰富的乡贤资源支撑,怎样来集智聚力?宜兴实施了一个“氿子兴宜”工程。围绕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十大产业链,探索“一个重点产业链+一名挂钩市领导+一个乡贤招商工作专班+N名乡贤”双招双引模式,乡贤经济发展大幕徐徐展开。
一封家书、一次祝福,宜兴对于乡贤的关怀不仅在于字里行间,更注重理念创新,着力谋规划、搭平台。如今,乡贤归宜,既可以到“院士之家”走一走,也可以在“氿子创新讲堂”上一课。“院士之家”位于阳羡国家旅游度假区,湖滨公园、雅达书院等公共设施配套完善,专为院士、专家团队等提供科研、交流、展示等一站式服务。揭牌当天,褚君浩、丁荣军等10位院士率先加盟,并受聘为创新发展顾问。
兴宜 深耕产业链开拓发展新局面
群贤至而百业兴,同心筑则新局开。牵线搭桥、投资兴业、站台吆喝……如今,乡贤已成为宜兴高质量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在乡贤经济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中,激起了未来发展阵阵涟漪。
在产业链乡贤分布图上,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正是宜兴在外乡贤主要从事的行业。
生命健康产业的打造就是个有说服力的例子。今年2月,在生命健康产业领域在外乡贤新春座谈会上,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区总裁王磊与多家企业及专家联合发起了组建“宜兴市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的倡议,并抛出将在宜实施的“四个一”工程计划。在乡贤的引领下,宜兴生命健康产业链条羽翼渐丰。目前,该产业签约、在谈项目60只,总投资超400亿元。
据统计,今年1至7月,宜兴累计新增有效信息项目31只。其中,由乡贤推荐的项目为5只,合计总投资约为256亿元;由乡贤自主投资项目为3只,合计总投资约为21.5亿元。
献智 突破短板为“国际化”助力
“国际化、开放度不足,一直是宜兴致力突破的一大短板。”宜兴市委书记封晓春坦言。当下,宜兴迫切希望通过各界乡贤的牵线搭桥,助力宜兴发展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融入国际循环、挺进世界前沿。“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带到宜兴”“为家乡科技创新引进人才”……大会上,乡贤们的一番建议与助力,为宜兴发展蓝图添上了精彩一笔。
“宜兴要在科创中实现跨越式发展。”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认为。未来,宜兴要融入长三角,融入国家整个发展大局中,必须以科创为龙头,通过科创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技术的能级,实现产业规模的扩张。此次秋洽会上,褚君浩与宜兴德融科技达成合作,计划打造总投资1亿元的薄膜电池激光精细微加工技术研发项目,助力宜兴新兴产业发展。
当下,宜兴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如何在全国范围开创发展新局面?黄富强表示,打造宜兴新能源产业高地,宜兴应紧扣“双碳经济”,在材料端发力。“打造两山理论生态之城,宜兴环保产业当加快转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许建初认为,从原来的乡镇企业环保污水治理的1.0版本,变成现代高科技的2.0版本,在未来全国都在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路线时,宜兴的环保产业应该引领全中国的生态环境事业,把产业推向全国,走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