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热闻

无锡老人网络生活引中国社科院关注

互联网适老化按下“加速键”,社会多方推动消除“鸿沟”

  疫情以来,乘公交、坐地铁,进入公共场所,出示健康码已成为生活日常。居家则离不开视频通话、网络购物。为此,一些老年人也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扫码、社交,但仍有老年人还是会感受到互联网“鸿沟”的存在。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炉一份《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其中提及无锡多位老年人的互联网生活案例,这些老年人主动拥抱互联网,丰富退休生活,志愿承担社会责任,为老年人融入互联网生活提供了诸多启发。

  八旬“主播”推广无锡话

  80岁苏孟璞家住太湖花园二区,2018年以来,他自编无锡话课本,利用太二社区讲堂,开设了老年无锡话班。“我们小区很多新市民在无锡结婚生子,就把父母从老家接过来带孩子。学员中大多是这类来无锡生活的外地老人,平均年龄约70岁。”

  从去年疫情开始,无锡话班每周一次的线下课程受到影响,转而兴起了线上直播。太二社区提供直播设备,苏孟璞当起了“主播”。课程播完后,由老年班长把录制教学视频发到居民微信群。“没想到看的人远不止过去线下来上课的学员,一次视频有200多人看,年轻人也吸引来了,现在最小的学员30多岁。”

  反复观看视频后,学员们还在线“交作业”,将苏孟璞教授的无锡话,通过语音逐条发在群里,由苏孟璞“批作业”纠正发音。线上直播之初,也有一些老年学员还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加微信群,但通过苏孟璞和其他学员的帮助,很快就学会了群聊、看视频、发语音。一些老学员已能用无锡话日常交流。

  在无锡,像苏孟璞这样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并非个例。隐秀社区,74岁的周永琪成立了摄影团队,用图像记录家园的变迁,“我有3台电脑,2台手提、1台台式,图片都是自己修。”周永琪也会把自己拍摄的照片发在朋友圈中,引来许多点赞。旺安社区,75岁的丁文娟通过视频在微信群里教老年居民做手工。

  拒绝边缘化,拥抱互联网

  这些无锡老人的互联网生活,受到了中国社科院的关注。该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告诉记者:“以无锡为代表的江浙一带社会老龄化程度较高,在经济发达地区里有一定代表性,所以我们就去无锡调研,挖掘到一些鲜活样本。”

  社科院研究报告认为,老年人退休意味着社会角色的重构,由职业角色进入闲暇角色,由家庭主体角色变为从属角色,这种转变容易引发老年人被边缘化的心理感受,缺乏融入互联网社会的动力。而苏孟璞、周永琪、丁文娟等案例,正好说明,如果老年人在生活中找到了新的社会角色,感受到自身社会价值,自然会为了更好地承担新角色,热情投身于互联网生活。

  苏孟璞曾掰着手指,讲述他丰富的退休生活:“周一在社区教无锡话课程,周二在社区上书法课,周三到市老年大学学绘画,周四参加市侨联的合唱团……”智能手机刚面市,苏孟璞就用上了,“发视频、发语音还用得着学吗?自己玩着玩着就会了。”

  和互联网脱轨的老人中,一些普遍的观念是仅把互联网当成不必要的娱乐空间,或是诈骗丛生的世界,没有认识到互联网对现实生活的赋能作用,更遑论在互联网使用中获得成就感。而一旦老年人感受到,疫情期间没有互联网就会出行不便,或如无锡话班老年学员,意识到没有互联网就无法学习,一些人就会在环境倒逼下,被动拥抱互联网。

  消除“鸿沟”需社会多方推动

  疫情以来老年网民激增现象令人瞩目。不过,根据社科院抽样调查统计,能够主动拥抱互联网的老年人占49.68%,被动拥抱占17.22%。而剩下33.10%的老年人,依旧不适应互联网时代。

  “其中一些老年人是因为客观生理原因被排斥,而更多健康老年人则是在社会角色单一、社会刻板印象等多层限制下无由涉足互联网。”田丰认为,这一现状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要看互联网平台对老年人的友好程度,以及整个社会对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的推动程度。

  今年,在国家工信部等多方推动下,互联网平台适老化工程已按下“加速键”。社科院对无锡老年人互联网生活的关注,也引起了腾讯微信团队的注目。10月22日,该团队成员来到无锡访谈苏孟璞等人,听取反馈意见。

  微信团队负责人表示:“过去微信也有放大字体等适老功能,但相关设计还很不完善,今年微信根据工信部相关规范,对字体大小、颜色、验证码操作等全部重新设计,让老年人使用更加舒适。部分功能还开通老年客服专线,能用方言为老人提供服务。”

  “互联网‘鸿沟’不仅是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技术操作带来的。而且消除‘鸿沟’需要从社会源头治理入手,比如在网络安全、网络内容生产等方面提前布局,为老年人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田丰说,“更重要的是,唤起老年人的主体性,打破老年人是‘社会弱者’‘落伍者’等刻板印象,让老年人找到适合的角色定位,自主、自由地拥抱互联网生活。”(殷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