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热闻

预售期诱惑、多渠道促销、直播间扩容……

今年双11 有了哪些变化

  11日零点一过,黄女士拿起手机,点击“确认”,为早已放进购物车的“海信液晶平板电视+海尔对开门冰箱+小天鹅洗烘一体机”家电套组付下尾款。差不多同一时间,无数网络购物车被清空。

  从2009年至今,“双11”购物节已经走到了第13个年头,今年的“双11”又有哪些变化?

  预售期特别长,并未分散消费欲望

  与以前只有11月11日当天才可以有折扣的传统不同,今年的“双11”特别早、也特别长。

  天猫“双11”从10月20日就开始了第一波预售,11月4日晚又开启了第二波预售;京东的“双11”也于10月20日晚8点开始;拼多多“好实惠”狂欢开启于11月5日;抖音“好物节”开启于10月27日。

  随之而来的还有预售期、定金日、尾款日、特定红包日、最大满减期等各种需牢记的日子。“剁手党”也因此多了几个新头衔——“定金人”“尾款人”。

  时间的延长意味着精力的分散和消费欲望的降低。“以前大促的时候,或许一冲动就买了,但现在思考的时间变长,就觉得好像也没有那么需要买这些东西了。”大学生小黄感慨。

  然而面对一年一次的购物狂欢,在这个各路商家使尽浑身解数的大促氛围中,不买点什么仿佛就“错过了一个亿”。于是,“不买了”的决心在开售之后便被“买买买”淹没了。

  “这次‘双11’我前前后后已经花了7000多元。”小黄点开淘宝,有美妆、鞋服,还有小家电。

  多渠道融合,矩阵式覆盖更多消费群体

  “今年我们采取了双线聚焦的多场景体验服务。”无锡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在线上社群推送爆款商品,另一方面推出24小时不打烊门店,满足消费者到店体验的需求。最终,线下门店营业半小时,销售突破1000万元;员工单社群推送最高2分钟实现销售2万元。

  作为消费盛宴的“双11”早已从原来的电商专属,转而成为线上线下商家共同发力。不过与以往只为吸引到店消费不同,今年实体门店更注意多渠道融合,激发消费活力。

  “到目前,‘双11’销售额已达到1600多万元,同比增幅超过30%,在微商城上更是做到了该平台华东地区酒店类的销售冠军!”君来集团市场营销部经理夏惠斌欣喜地说,从线上到线下,从微信、抖音到微商城、君来e购,今年“双11”君来打造了矩阵式的互动平台,覆盖了更多的消费群体。

  “双11”期间各实体商场也都以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组织活动。大东方百货在大众点评APP上送出了1元抢购50元“11.11潮趣券”,无锡恒隆广场在“66恒享购”小程序上送出了15抵30、66抵100、350抵500等超值代金券。惠山区推出了好物直播嘉年华,通过现场促销+直播带货的多元形式,推广惠山好物。

  直播间迅速扩容,成为网购的主流

  在水军锅巴的仓库里,工人们忙着核对订单信息,加紧将一袋袋食品打包,发向全国各地。“到今天10时,我们今年‘双11’的成交额已超过500万元,比去年整个‘双11’期间翻了一倍。”水军锅巴创始人张愈龙说,其中一场薇娅的直播,就为品牌带来了300万元的订单。“我们公司已和薇娅签了年度框架合作,一年做10场。”

  直播带货也已成为网购的主流。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有高达63.2%的中国网民会观看直播,并在直播间购买商品。今年“双11”期间,直播间迅速扩容。“我们这次已经做了9场直播,远超去年。”小天鹅无锡中心徐敏说。

  “欢迎来到我们的直播间,今天的秒杀福利款已‘上车’。看我手上的这款有机稻米,是江南大学最新科研成果,内含丰富的……”昨日14时,在朝阳集团的直播间里,无锡首届直播电商达人赛冠军杨品涵正微笑地对着镜头,热情介绍着手中产品。

  她告诉记者,晚上6时30分要为朝阳到家、天惠商场等多家平台做一场直播带货,先提前熟悉一下产品,找找感觉。“晚上的直播要做4个小时,除了精品水果、网红美食、地产食品外,还有过冬用品,我要提前介入,对产品进行充分了解,有哪些优点值得推荐、适合哪一类人群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家的消费欲望。”

  (祝雯隽、实习生 黄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