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教育周刊

“双减”从双肩开始 责任用“初心”续航

江阴市实验小学“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

  □缪丽君、夏静洁、黄慧

  减轻作业负担是“双减”政策的重点之一,也是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双减”政策重点瞄准的一大问题,江阴市实验小学将工作重心放在了作业设计和管理上。学校提出“‘双减’从双肩开始”,周一至周四把书包留在学校,构建学生作业管理长效机制,从作业管理到作业研究,以研究的视角,致力于学生作业常态优质的改变。让“双减”政策成为提高教学效能的引擎,让“五项管理”成为改善学业生活质量的有效路径。

  精准管理机制:给轻负“加质”

  量减,来自集体改变,更来自精准管理。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学校设置各班班主任作为作业量的第一负责人,每天对班级作业总量进行把关,审查与统筹协调本班作业总量(批阅家校联系本),形成以班主任为总协调人的班级各学科作业协商机制,确保学生每天的作业能做到学科平衡、总量控制、合理分配。

  教导部门明确对于各班作业的常态监控机制,进行一周一审核(批阅周作业记载本),通过“年级级部学科课后作业安排记载”调控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总量。同时制定了《江阴市实验小学作业管理细则》《江阴市实验小学各科作业要求和作业“六禁”》等规章,以共同的行动标准,确保作业管理的规范和精细。

  设计“倾心作业单”:让效益“加倍”

  “减负”更要“提质”,除了作业量外,更重要的是优化作业设计。学校提出用“倾心作业单”来打开作业新视野: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的课后训练,它融汇在学习的全过程中。把握作业的功能,将作业作为学习活动设计的一部分,让预习、课堂、课后学习环节都体现在作业单上,研究作业设计的“巧思”和“妙做”,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视角的转变,是行动态度的转变。学校以“倾心作业单”为核心的作业管理模式,倒逼各教研组主动作为,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在作业设计的质量上下真功夫。

  从“内容”到“功能”: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悉心梳理教材中每一课的教学要点,认真研读课外补充习题等资料,逐项斟酌。在作业单的内容设计到每一项功能的发挥,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群策群力,让作业内容更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从“单一”到“多元”:“倾心作业单”除了精选的内容,更有丰富的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除了书面作业外,还有口语交际作业、综合实践作业、实验操作作业,注重思维发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挑战。以语文和数学为例,语文组创新设计了课内的“闯关游戏”练习、“主题阅读阶梯训练”等多样活动;数学组在优化基础性作业的基础上,通过创作绘本、制作钟面等方式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

  从“规定”到“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作业单分“必做作业+选做作业+免做作业”模式,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让学优生“吃好”,学困生“管饱”,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完善作业架构,为成长“加码”

  江阴市实验小学致力于整体推进,建设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业体系。合理布置不同类型作业,研发“绿色”作业套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阅读作业:臻美娃会阅读,学校提倡“大阅读”概念,定期推出全科阅读书单,并借助“每日阅读记录卡”,提升学生阅读素养。劳动作业:臻美娃能劳动,通过“臻美少年五小行动”开启劳动课程作业研究,重视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体艺作业:臻美娃练特长,通过每日体艺作业的落实,积极响应“人人有一项体艺技能”的号召,让学生发展自我特长,通过积分争章,助推学生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业,作为牵动学生校园学习质量和课余成长指数的重要引擎,江阴实小将进行持续的研究和思考。相信“作业”会越来越多彩,帮助孩子们拥有“最美的未来”!

  (作者系江阴市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