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费尽心思腾挪地方,解决学校的发展问题。”“现在学校地方宽敞、设备先进,学历继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三驾马车’融合发展……”在氤氲着桂花香的秋日早晨,无锡开放大学现任校长张旭与老校长夏秀英聊着、笑着,一起回忆学校走过的悠悠60载岁月,畅谈发展新征程。
徐徐展开无锡开放大学60年的发展图卷,从1961年惠山山峰上的电视塔首次转播来自上海的电视教学信号,到2021年老师们投身于终身教育事业,写满了中国特色开放式人才培养的奋进故事。
看电视学习 他们改变了人生轨迹
1961年3月,无锡人民广播电台试制成功当时全国首台“差频法电视转播机”,在惠山二茅峰上建成了无锡电视转播台,能够接收来自上海电视大学的课程信号。无锡决定举办无锡电视大学,利用上海电大教育教学资源为全市工人、干部、教师提供学习机会。首届学员通过40台14寸电视机,按片分布在全市21处收看点收看学习。来自无锡市各条战线、学历不同、工作不同,但同样渴求知识的年轻人每周相聚只为提升自己。
首批学员之一的夏秀英是国棉一厂的骨干,她还记得首堂课开课时,教室里、走廊上挤满了前来学习的人。同为首批学员的何勤良,彼时刚从无锡机械制造工业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为教好学生渴求更多知识打好基础,报了电视大学的数学、物理和化学三个专业,晚间时常从单位跑步半小时去听课。“电视里的课程进度很快,电视大学配备的辅导老师叫王子侣,和我们一起听讲、学习、探讨问题,学习氛围很好。”何勤良回忆道。
当年学习条件虽然简陋,学校却想方设法通过提高电视转播质量、辅导老师集体备课、小组互助学习等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首届录取的690名学员中多数坚持学习,到l965年秋共有39人毕业,331人单科结业。从江苏大学退休20多年,何勤良依然记得当年在无锡电大努力学习的日子,“电大教会了我自学,把知识融会贯通,为以后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数年沉寂后,无锡电视大学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复校。1978年起,学校开展高等教育学历补偿,大力发展普通专科教育,圆了一批又一批学子的大学梦,也为缓解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人才短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优秀好学的年轻人在电视大学里汲取营养,改变人生轨迹,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寻觅良机转型 多类型教育融合发展
广播电视大学复校后,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发展,先后两任校长由副市长兼任。夏秀英担任副市长时兼任校长,为学校发展全力以赴。1980年,学校首次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学校老师马纲就是那年进入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从学生到留校任教,建起教学楼、实验室,组织起专业的教学团队,形成教学管理模式……学校40年来走过的每一步,马纲都参与并见证。
时间来到1997年,国内普通高等教育迎来大发展,市民学历补偿的需求在减少。未来的路怎么走?时任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校长的沈建仪认为,无锡经济和社会强势发展,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需求更加突出,这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开放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就此形成。
完善的管理制度、过硬的办学条件、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探索更多路径,做强开放教育;成立中专,探索“大中专教育接轨”试点项目;整合资源办优高职教育等一系列发展提供了无穷动力。学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育人作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前景广阔。以他为代表的一批青年电大人快速转变教育理念,参与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会计与审计等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新专业;试水校企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等职业教育改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创新发展。一批又一批学生经过数年锤炼,毕业即上岗,迅速成为大企业的骨干力量,助推无锡地方经济发展。
那个时期,国内一大批电大还囿于学历补偿教育的困境中艰难寻路,无锡电大已经形成了本科、大专、中专并举,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破开围墙办教育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
近十年来,社会发展之快如奔涌的浪潮,一浪比一浪迅猛。以前瞻性的眼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初心,学校更换新名,找准节奏踏浪前行。
2014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无锡开放大学,开展“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试点。马纲清晰地认识到,要承担好“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使命,学校改革的速度还得再快些。“我们学校底子好,作为先行探索者,这次要办真正不设围墙的学校了。”明年即将退休的他坦言,进入后学历教育阶段,期待学校成功转型,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体系构建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无锡开放大学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在探索中奋力前行。无锡开放大学校长张旭介绍,2016年以来,学校挂牌“无锡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成立无锡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着力推进开放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专业建设,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科研水平不断攀升,校园设施越来越先进,学习资源得到了极大丰富。
在构建无锡市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无锡开放大学织就了一张覆盖每个居民的社区教育网络,逐步建成了以开放大学为龙头,市(县)区社区学院、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社区居民学校全覆盖的四级全民教育体系。全市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实现全覆盖,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达标率100%。居民在自己的社区里学习,根据自身需求定制课程,有老师们送教上门,精神生活获得满足,素养得到提升,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此外,学校还着眼于社会老龄化发展提前规划、行动。“我们的老年大学2016年办起来后一座难求。2017年我们又与民政部门合作共建老年服务护理人员实训基地,培训专业养老护理人员,为社会精细化服务贡献力量。”张旭说。
迈上“十四五”新征程,学校又走到了大变革、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多次获得国赛金牌的杨晓俊等青年教师满怀期待,向着成为能够胜任开放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校工作者而努力。无锡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奚小网表示,学校将以促进终身学习为使命,凭借“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以办好无锡人民身边的大学为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国内领先、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高品质市级开放大学,打造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无锡样板”。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