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保健周刊

老年糖尿病管理需因人而异

  医学指导: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 于海燕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老年人是糖尿病的重点人群。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老年糖尿病患病率达30.2%,患者并发症多且复杂,60-90岁之间每个年龄段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也不尽相同。对此,无锡市同仁康复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主任医师于海燕表示,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采取分层和个体化管理策略。

  今年,我国首部《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发布,明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不同于中青年患者的控糖策略。于海燕介绍,相比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感知能力差,“三多一少”症状不典型,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是体检发现血糖高才诊断为糖尿病。此外,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差,治疗依从性较差。以上特点决定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管理目标制定上有其特殊性。

  专家表示,进行老年糖尿病的综合管理,首先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躯体情况、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等。患者入院后,医院会根据评估结果,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态分为良好、中等、差3个等级,来制定血糖控制目标,然后针对性进行运动、饮食、药物等治疗方式的选择。以血糖控制为例,医生会根据患者不同的健康状态,制定不同的空腹和睡前血糖的控制范围,既要达标又要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因为低血糖会诱发老年人出现心梗、脑梗,危及生命。同时,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过程中,还强调“去强化”的原则,选择基础胰岛素时,应选择血药浓度较平稳的剂型。建议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尽量避免血糖的较大波动,有条件可以进行动态血糖监测。

  此外,在运动康复方面,并非所有老年人都适合运动,而同一种运动项目也不一定适合所有老年人,所以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运动康复处方。在饮食方面,既要尊重老年人饮食习惯及其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也要考虑脏器功能、病情需要、自我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制订科学的饮食方案,力求营养均衡,避免由于控制饮食出现低蛋白、肌少症等老年病。于海燕提醒,对于疑有记忆障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做认知功能筛查。家人要关心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家里老人的情绪变化,给予更多心理关爱。总而言之,糖尿病诊疗方案的个体化、差异化是疾病管理的大趋势,老年糖尿病患者不仅要控制好血糖,还要保护好大血管、微血管,改善血脂斑块的沉积,预防心梗、脑梗等一系列相关并发症,因此建议每年做一次全身体检和脏器功能评估。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