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太湖周刊

阮夕清:用写作复原生活该有的样子

  有一种生活,既没有任何让人心羡之处,也远没有达到底层可书之惨,甚至因没有独特性,而不具备记忆的价值,它仿佛是复制一样的生活,一种作为背景的生活,让人忘记了这是平庸的平庸,且有别于青春期带着苦闷的平庸。它几乎没什么情绪,因为最终连苦闷也在这样的生活里迷路了。当阮夕清写下这种“没有生活的生活”时,他也在尝试复原其应该“有”的样子。

  情感是重要的原动力

  今年初,阮夕清的短篇小说《窗外灯》发表在2021年《十月》的第一期。与大多数根植乡土的底层小人物的书写不同,在《窗外灯》中,他将目光投向了生于城市却遭遇中年丧子的失独家庭,扩大了底层的书写范围,通过对其所陷入的种种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的描写,折射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善意与纯粹。这是一个不幸的家庭,但作品中并未充斥悲观与忧郁。在主人公身上,作者更多表现出他在生活中的坚强与淡然,他接受的善,以及他所表现的善,都使作品洋溢着温暖的气息,充满着人性的温度。

  在阮夕清看来,在“算法”时代,一个写作者面对和可供使用的信息已近无限,却也引起了写作者本身的困惑,一种语言埋没到相同的语言之中,一种叙事挣扎在相近的叙事之径。形式、语言、结构流派、题材(故事)可以让写作者各擅其长,而当这一切尝试无法让一个写作者抵达“刺点” 的时候,那么情感,仍然是重要的源动力。正如阮夕清在《窗外灯》的随记中所言,“重新审视没有生活的生活,或许我们都在其中,文学以情感考古的方式,挖掘出其切片的时候”。

  作家教写作,有的放矢

  阮夕清一边审视生活,一边创造着新的生活。这些年,他在无锡创办了一所人文学堂教孩子们写作,凭借着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由内而外影响人的理念和做法,学堂备受好评,做出了品牌,社会效益凸显。

  跟阮夕清聊天,他三句话不离学堂,不离写作。他写给学生的小说《鸟兽草木之名》发表于《花城》2020年第3期。他希望孩子们了解万物之名,进而体会到鲁迅先生的那句“那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作家!”阮夕清是作家,他清楚地知道写作需要什么。阮夕清教孩子们写作,不教作文公式,不让孩子背词汇和漂亮的句子,就从中外文学名著中选材。在他的精心安排和耐心引导中,孩子们专心听着,深入议着,动情读着,开心写作。文学、历史、哲学以外,阮夕清还会让孩子们接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艺术领域,将通识学习作为延展,帮助孩子丰富内心、拓宽视野、发现理想、完整成长。

  以人文启智,润物无声

  阮夕清注重挖掘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写作,让文字茁壮生长。每年寒暑假,学堂都会给学生开书单。阮夕清还利用自己的作家人脉,邀请优秀作家推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好书。他说,学堂推荐的所有书,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他经常请作家来做公益讲座,学堂承办的青少年写作活动也一场接一场。从文学宝库中借力,让作家现身说法,激发起人们阅读、写作的兴趣,阮夕清和学堂也收获了“江苏省青年书香号”“无锡市全民阅读先进个人”等荣誉。

  “写作的意义,在于表达自己最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感受。”以人文启智,致力于推广人文素养教育,阮夕清边写作,边用自己的写作实践为更多孩子播下写作的种子,培养青少年文学爱好者。阮夕清想通过广泛阅读、文学写作和社会性公益活动的介入来实现教育的人文关照,更多地唤起孩子的公民责任与意识。“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才华、自识、自信、自由、精致的现代公民,而非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多年之后,因为更多家庭的人文承继,最终将作用于城市气质的提升。”阮夕清用他的写作和生活实践,努力复原着生活该有的模样。(张月)

  人物简介

  阮夕清,1976年出生,作家,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梁溪区文联副主席、梁溪区作协主席,在《十月》《花城》《上海文学》《天涯》《小说界》《雨花》等专业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六十余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