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探索对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

让“博士后”安心留在无锡

  2020年,江苏赛福天钢索股份有限公司被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年不到,公司就尝到了甜头,总经理林柱英由衷感叹:“设站以后,公司转化产学研成果的效率非常高。博士后站成为了公司发展的‘加速器’,为我们实现‘做全球小巨人’的美好愿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去年,该公司销售收入突破5.8亿元,“博士后”为企业“裂变式”发展立下功劳。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和城市能级提升,无锡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我市也推出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使落户无锡创新创业、以“博士后”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不过,一个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这些“博士后”们来到无锡,能否真正扎下根来,成为无锡高质量发展的中坚?为破解这一课题,我市人社部门今年以来努力探索,向“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推出了全方位贴心服务,从项目申报到全程跟踪服务,让高层次人才体会到在无锡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叮铃铃……临近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申报截止日,无锡人社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的电话机响个不停,管理处副处长唐敏慧接起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的一位博士后,看到近期无锡人社微信公众号上关于大赛的征集宣传公告后,觉得自己的科研项目符合申报条件,但又有一些疑问和担心。唐敏慧作了耐心解答,并且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曾在江阴一家知名民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科研的刘伟江,如今已在无锡扎下根来,担任了公司技术总监职务,妻子和孩子也于近日搬到了江阴,“无锡各级政府的优质高效服务,让我们的科研工作十分顺利,各种相关手续、生活琐事都有专门人员帮助快速办理,最大限度节省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与刘伟江一样倾心于无锡这片干事业热土的“博士后”还有很多。我市的博士后站设立后,相关部门同步跟进服务,为企业一一梳理排查难点堵点,开展政策解读、业务指导。在了解到无锡双象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有撤销博士后站意向后,市、区两级人社部门立即上门走访,听取企业的现有困难和真实想法,针对企业提出的博士后招收面较窄、可联系的高校流动站不多、博士后和企业研发项目匹配度较低的情况,相关负责人当场拨通了某大学相关负责人电话,介绍企业和博士后项目情况,促进双方进一步沟通。经过耐心细致的服务,该公司最终打消了撤站意向,短短三个月,便和青岛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引进边慧光博士进站承担《节能型橡胶连续混炼装备的研发》科研项目,并在2021年入选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据统计,上半年无锡入选省博士后科研资助项目21项,获得科研资助近百万元。在人社部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揭榜领题”赛项目榜单中,无锡报送的两个需求项目入选,占江苏省入选榜单数的13.3%。

  我市还主动出击,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校签订博士后战略合作协议,从人才引进、合作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合作,并通过举办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走进高校推介等活动,延揽博士后人才。今年初,我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围绕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集群,发布博士后设站单位高层次博士后人才岗位需求220个,投入引才经费、科研经费10亿元面向海内外发布“招贤令”。目前,全市共有250余位博士后在站,平均在站1.5人,进站人数位居全省前列。(赵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