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是市民出门第一步,也是回家最后一步,关系到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日常生活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无锡市电梯数量迅速增长,截至目前,我市电梯保有量已达10.3万台,且每年新增电梯8000台左右,保有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同时,电梯老龄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使用期限超过15年的老旧电梯约5000台,五年内将增长到2万台。截至目前,全市电梯维保单位171家,电梯制造单位7家,电梯使用单位超过1.6万家。
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责任层层压实、工作举措扎实、基础保障夯实,全市电梯安全形势保持平稳向好。
立 法
《无锡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明年2月施行
《无锡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已由市人大通过,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表决批准,将于2022年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共八章、六十五条,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突出源头把控。将选型配置与生产单独成章,着重解决土建工程质量和电梯制造质量两个领域的质量问题。
强化主体责任。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对维保作业进行现场监督和签字确认,杜绝维保单位偷懒、作弊情况。
聚焦维护保养。对发现的维保乱象进行重点打击,主要包括业务转包、分包,使用非本单位人员维保等。
固化创新实践。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在电梯安全监管领域进行积极探索,《条例》对此予以总结并固化。
完善应急体系。为了及时高效处置电梯故障、解救被困乘客,对各方救援责任进行了确定。
救 援
96333应急救援24小时在线
无锡市在2009年就组建了专业救援队伍,与公安110联动,2016年组建96333电梯应急救援网络,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保障市民群众乘梯安全。
2021年,无锡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电梯应急救援体系进行了梳理和重新布局;建设投用新的96333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将市区困人故障二级救援由20个网格区域优化细分为全市88个网格区域;为全市救援网格单位统一配备救援车辆和救援服装,创新无锡“八个统一”;每月定期对电梯困人故障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报告,为电梯精准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2021年,96333电梯应急处置平台共接处无锡市(含江阴、宜兴)4755起电梯困人故障,平均每天接处电梯故障困人14.2起,成功解救被困人员8559人。
教 育
116所学校“小手拉大手”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电梯与孩子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市场监管部门一直致力加强学生特种设备安全教育。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进百校”活动,以电梯安全使用为重点,主要介绍电梯的运作原理、乘梯须知,详细讲解被困电梯时如何报警救援等自我保护知识,对已发生的电梯事故案例进行剖析,增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乘梯意识,提升了应急能力水平。同时也希望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不断营造良好的社会安全氛围。2021全年,该活动已经走进全市116所学校,为6000余名学生讲授了电梯安全课。
检 查
每年随机抽取300处维保现场
为规范电梯维保市场秩序,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出台了《无锡市电梯维保单位违章记分办法》《无锡市电梯维保单位年度考核办法》,将电梯维保单位的违章记分信息与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关联,实行分类监管,加大对扣分较多单位的监督检查,同时将扣分情况向省级发证机关进行通报。为持续保持电梯安全监管高压态势,无锡市市场监管局连续6年开展电梯维保单位质量考核,按照“四不两直”的要求每年随机抽取300个维保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突出问题导向、靶向监管,对检查中发现违反技术规范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6年来查处违规电梯维保单位超过50家。
智 能
智慧电梯接入量超1.1万部
为解决电梯安全监管难题,我市在2018年建设使用了特种设备信息化系统,打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各个环节,目前所有单位和设备信息同步更新,真正实现了电梯“底数清、情况明”。依托特种设备信息化系统,在全市推行使用了数字化电梯维护保养系统,要求维保单位上传维保过程视频及照片,确保维保过程更加规范。目前无纸化维保覆盖率达到95%,基本杜绝了“三无电梯”“人员挂靠”“分包转包”等情况。同时,为实现电梯动态监控,从2009年我市就开始探索电梯物联网应用,2019年,启动了“无锡市电梯智慧监管平台项目”建设,由物联网创新中心和超算中心合资成立的无锡市尚鼎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1000余台老旧住宅电梯实现了智慧监管,所有新安装电梯全部接入平台。截至目前,平台接入总量超1.1万部,约占市区住宅电梯数量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