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起,我市对100个市级薄弱村不再采用资金帮扶方式,推行产业化项目帮扶。市农业农村局最新信息显示,在市、市(县)区、镇帮扶下,59个薄弱村去年拉来31个、总投资2.3亿元的产业项目,通过联合建厂房、市场、人才公寓等,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收益1500多万元。
锡山区羊尖镇南村村书记沈巍峰以往一到年尾就很忙。“村集体收入不足250万元,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不断提高,收不抵支,要加紧筹钱支付工程建设等费用。”他说。但去年起他可以稍稍松口气了。原因是村集体参与了严家桥界州茶室项目建设,预计全面建成并运营成熟后村集体可增收13万元。镇里还将联合8个村建标准厂房,届时南村村又可增加收入。
“推进产业帮扶,让薄弱村有增收‘金手指’,增强‘造血’功能!”去年初,第十轮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帮扶启动时,确立了帮扶新理念。沈巍峰对此深有感触。
优质产业项目往往所需资金较大,动辄上千万元。本就资金不足的薄弱村如何跟上趟?镇、村设立联合发展平台是途径。宜兴徐舍镇去年联合10个薄弱村成立宜兴徐农实业建设有限公司,以7660万元收购中创公司股份开展工业地产运营。目前公司已收购厂房7万平方米,通过改造后出租。10个村可由此增收380万元。镇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薄弱村出资入股镇级平台公司后,无需在招商等方面费心,就可凭优质项目获得固定收益和托底回报,“扶”到了实处。
2022年,我市100个薄弱村所在的34个镇(街道)将全部设立镇级联合发展平台,打破薄弱村因资源、资金、人才不足而导致的发展瓶颈。
产业化帮扶需配套激励政策。2021年至2023年,市级薄弱村发展专项资金将每年投入4000万元对薄弱村产业项目进行奖补,没有产业项目的村分不到这杯羹。“以前村均拿到市级补助二三十万元,如今一个村可能因产业项目拿到补助上百万元,鲜明的政策导向将激励更多镇(街道)拿出优质资源,带动薄弱村实现‘产业脱困’。”市农业农村局人士说。(朱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