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唤醒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人翁意识

  □ 杨伟松

  在油盐酱醋茶的寻常日子里,大家都忙着经营自家的“小家”,对于所居住的社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意识和行动,远没有得到体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宜兴这个小区的自治实践,不是第一个,但是很具有推广价值,这样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居民主人翁意识的觉醒和回归,是一种补缺。而且,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可以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

  前不久看到一则报道,说的是宜兴一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居民小区,不仅没有门牌,而且小区内公共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秩序维护严重弱化,面对这样的困境,新一届业委会向全体居民发出了“与其等、靠、要,不如大家自筹资金,自己来改造美化家园”的倡议,并得到了绝大多数业主的支持,最终,在所在社区和街道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筹得百万元款项,顺利启动了社区居住环境的提升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工作不是分配的了,房子不是公家的了……大家在充分享受择业、居住等自主权的同时,集体观念、组织意识等似乎也淡化了许多。但也不可否认,在很多人的内心深处,相信组织、依靠集体依然是不变的向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国难当头、大是大非面前,我们从来就不缺乏敢于挺身而出的“主人”。可是,在油盐酱醋茶的寻常日子里,大家都忙着经营自家的“小家”,对于所居住的社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多的是等待观望。“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意识和行动,远没有得到体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宜兴这个小区的自治实践,不是第一个,但是很具有推广价值,这样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居民主人翁意识的觉醒和回归,是一种补缺。而且,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可以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

  社区治理,离不开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也不仅仅是社居委、物业等单位的事,它更是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家园事”,没有“家园”的好,难有“家庭”的好。为此,只要是有利于社区建设与发展的事,社区党组织就应该态度鲜明,大力支持,该站台的站台,该帮忙的帮忙,让项目的牵头方真切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时候,一个社区项目的组织实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烦恼,这就需要社区、街道等能够在更高的平台上提供帮助,如提供场地、整合资源、协调各方等,合力促成项目的落地见效。

  对于社区居民自发行为,或者是社区单位的公益行动,还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表彰,这样的激励和鼓励,可以在小区内部,做到“墙内香”,也可以溢出小区,做到“墙外香”,如此,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其他效益的同频共振,走向社区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信,随着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并从治理中尝到甜头,感悟到作为主人翁的尊严和价值,长此以往,诸如社区卫生、垃圾分类等矛盾和问题,或许可以迎刃而解。当然,这样的“唤醒”,需要掌握方式方法,尤其是不能简单粗暴地“大喝一声”,而是要多采用一些柔性引导的方式。

  (作者单位:无锡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