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探索

争做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窗口

  □ 巩建青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高度重视、亲切关怀。进入新时代,亲自为我们擘画了“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苏的宏伟蓝图;迈进新征程,又亲自赋予江苏“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在我们党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江苏要充分展现世界瞩目、令世人向往的壮丽景象,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标志性窗口”。中共无锡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无锡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决议》,强调要认真做好学习宣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工作,按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动员全市上下坚决扛起新使命、奋力谱写新篇章,努力为全省现代化建设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勇当探路者,奋力走在率先实现现代化最前列

  早在200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2013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正式颁布实施。至此包括无锡、南京、苏州、常州、镇江在内的苏南五市都被列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示范区。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提出江苏省要“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苏,正式提出江苏省要“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从实践层面看,作为国家先行发展区域,江苏省域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可为其他省域现代化探索提供示范性作用。从理论层面看,2020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系统论述“中国式现代化”。譬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围绕“六个显著提升”,抓好“九个方面重点工作”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论述指引下,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别强调要围绕“综合发展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等“六个显著提升”,着力抓好“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更大力度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促进区域协调联动,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加有力推进美丽江苏建设”“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勇立时代潮头,更大气魄深化改革开放”与“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报告所提出的“六个显著提升”以及“九个方面重点工作”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所包含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在体现,也是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内在要求。

  奋力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走在前列”以及省委提出“苏南地区要打造可以代表国家水平、引领未来方向的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等要求,无锡立足自身实际,对标世界现代化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奋力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争做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窗口。

  在争做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的标志性窗口方面,无锡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第一工商名城。通过高水平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实施“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持续升级“太湖人才计划”,建设高水平“数字无锡”等举措,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与产业高地。

  在争做中国式现代化“政治文明”的标志性窗口方面,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积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收集反馈民情民意实体化运作机制。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无锡、法治无锡,打造“中国之治”的“无锡样板”。

  在争做中国式现代化“精神文明”的标志性窗口方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推出更多彰显无锡精神、时代气象的扛鼎之作,构筑新时代无锡文化艺术高峰。大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造国家级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扩大紫砂、泥人等地域文化标识影响力。建设书香城市,打响“太湖明珠·江南盛地”城市品牌。着力讲好无锡故事,不断提升无锡在国际国内的显示度、美誉度。

  在争做中国式现代化“社会文明”的标志性窗口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锡市域范围内更高水平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可度,形成可复制的共同富裕“无锡方案”。

  在争做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的标志性窗口方面,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无锡的“好山好水”永驻,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统筹推进太湖生态保护圈、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一圈两区”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无锡全社会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共建共享绿色家园,让绿色成为“美丽无锡”最靓丽的标识。

  (作者系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