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时评

“时间银行”大有可为

  新闻回放: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市政府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近期,北京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团市委三部门共同联合发布《北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将于2022年6月1日起实施。该方案提出,经培训后,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的本市常住居民都可成为志愿者,并在“时间银行”建立个人账户,每服务1个小时可获得1个时间币并存入账户。“时间币”可用于兑换相关养老服务,积攒1万个还可以入住公办养老机构。

  (据《北京青年报》)

  快评: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人们所熟知的“时间银行”,更多的是依托于居民小区,重点的服务对象是老年人。早在2020年,锡城就已经出现“时间银行”养老服务模式,但是覆盖的是小范围的人群。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市政府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这无疑能够扩大服务范围,吸纳更多的志愿者,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养老服务。

  “时间银行”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平台,本质上不是一个公益组织。不需要花一分钱就可以享受到养老服务,相应地也要准备在时间允许时为别人付出时间与服务。“时间银行”的运作方式较为简单。使用微信小程序或手机APP,就能完成登录、认证、发布信息、记录时长等各项操作,能够覆盖更多有需要的老年群体,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运行开展。“时间银行”的特点,决定了只有足够数量的志愿者,才能让时间币便捷流通,进而实现整个系统的活力高效。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逐步提高,人们对养老生活方式提出了更高的品质追求。在这方面,无锡市已经有不少积极探索,比如不断试点推行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养老模式、公建民营模式、医养结合等,让养老变“享老”。养老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关爱老年人,需要社会各界的爱心帮助,只有打造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高效运行的养老模式,才能帮助更多的老人安度晚年。从这个角度来看,“时间银行”大有可为。

  (王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