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亚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国际农业机械年度专业大展——2021国际农机展在青岛举办,无锡恒和环保科技有限企业作为后处理产品的唯一展商亮相展览会,得到各参展商和观众的高度瞩目。“在‘双碳’目标下,如何为柴油机车辆提供更高效的尾气后处理解决方案,助力节能减排,是我们始终探索的方向。”公司副董事长兼技术产品研发院院长杨延相博士说。
恒和环保成立于2015年,是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以独创的液体计量喷射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强大的发动机尾气后处理产品研发和生产管理团队,企业员工约500人,其中技术产品研发人员89人。企业虽然“年轻”,但动能强劲,自主研发的商用车尾气后处理产品在江淮汽车、中国重汽、福田汽车、上汽大通(南汽)等多家整车企业配套数百种车型,在轻卡行业尾气后处理系统市场占有率更是获得国内专项冠军。
比拼“细节”,是恒和环保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为保护环境,国家制定了相关法规标准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而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核心,就是尾气后处理技术。作为后处理技术的关键一环——尿素计量喷射,大部分企业都将尿素泵外置于尿素箱,而恒和环保独创的尿素箱内置式计量喷射系统,不断打磨细节,简化了很多不必要的布置安装、加热解冻、OBD传感器等相关硬件,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基于这项完全自主可控的尿素计量喷射技术和其他后处理系统相关技术,恒和环保开发了市场上性价比最高的完整的国五、国六以及非道路第四阶段尾气后处理系统系列产品,从产品开发阶段,就考虑了产品的可靠性和成本,保障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国内后处理“赛道”上,如何在满足排放法规的前提范围内压降成本,是各企业竞逐的主要方向。恒和环保不仅追求成本最大化压降,同时严格保障产品质量的“硬杠”。随着国家对车辆排放治理步伐的推进,机动车排放标准从国五升级到国六,重型车辆排放法规增加了很多要求。“以后处理系统中DPF(柴油微粒过滤器)为例,为了不让微粒排放出去,将其提前拦截,目前国际上DPF以堇青石和碳化硅两种材质为主。”杨延相博士介绍,恒和环保选用成本更高,但拦截效果更好、工作更可靠的碳化硅DPF,虽然需要投入更多技术力量来降低整体成本,但对标国六、瞄准接下来的更严格排放标准,则能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和认可度。
据悉,在尾气后处理技术上,恒和环保已做到全国前三。2020年,该企业实现9.65亿元的营业收入,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企业在2021年上半年仍实现营业收入4.42亿元,截至目前累计销售后处理系统产品已经超过100万套。杨延相博士表示,恒和环保将继续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并扩大产能,在惠山区建设后处理系统产业园区,增加投资12亿元以上;2025年前,企业产品技术研发院争取成为国家级技术(工程)中心,研发人员达到150人规模;到2025年,企业后处理系统年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套,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张子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