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广西梧州3月26日电 东航客机坠毁事故处置已进入第6天。“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已举行多场新闻发布会,就公众一些关切和疑问,给出了权威解释和回应。
网上有传言称,东航在巨亏压力下严控维修费用、压降成本,认为此次坠机事故与东航减少飞机维修费用有关联。
东航集团宣传部部长刘晓东介绍,即使在疫情期间航班量减少的情况下,东航为确保安全,维修成本也没有降低,实际上还有所增加,2021年维修成本比2019年上升了12%,相关数据都是公开和有据可查的。目前,所有在运营的客机符合中国民航的安全适航标准,暂时停飞的客机以最高的安全标准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适航性。
近日有网络传言称,东航曾自主维修737-800“pickle fork”(拨叉),猜测与事故有关。刘晓东回应称,本次事故中的B1791号飞机,机龄仅6.8年,共计飞行8986架次,没有达到机型适航指令标准中“拨叉”部件最严格的检修标准——22600个飞行起落。事故飞机不涉及该部件检修问题。
民航事故调查中心主任毛延峰介绍,根据机组与空管单位地空通话记录,该机自昆明起飞一直到航路上突然下降高度之前,机组与空管单位均保持正常的通信联系。
针对目前网上传播的飞机最后机头垂直向下砸向地面的视频,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主任朱涛表示,由于航空器事故调查是专业性和系统性极强的技术工作,需要调查人员与技术专家以及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才能抽丝剥茧,理清事实。
记者从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理化实验室累计受理66份检材,完成检验41份,均没有检出常见无机炸药的主要离子成分,也没有检出常见有机炸药成分。
刘晓东介绍,所有航班的旅客名单都属于受法律保护的隐私信息,不属于主动公开的范畴。“我们认为,根据国内外惯例,是否要公开,应该首先服从于旅客搜救和家属联络的紧迫需求。”
对于23日下午发现的第一部黑匣子(驾驶舱话音记录器)何时修复并给出相关数据,毛延峰说,记录器数据下载通常会遇到三种情况:一是记录器完全不受损;二是记录器破损,但是数据存储单元状态完好;三是存储芯片受损。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器事件调查规定》,民航局应当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国际民航组织递交初步调查报告。调查组将根据上述国内规章和国际公约的有关要求开展事故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