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赋能“双减”背景下学校生长新样态

  吴忠

  “双减”事关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如何让“双减”工作真正落实、落地,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的执行力,更是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智慧与爱心。近期,我重新踏进无锡市新城中学,重点了解学校“双减”背景下发生的样态变化。作为无锡市首批“新优质学校”,新城中学以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态度,守正创新、笃行不怠,全方位开展多维度、深层次的改革实践,在推进“五项管理”落地、落实“双减”工作等诸多方面改革提质、及时调整,变革打造新形势下的“学习圈”,赋能“双减”背景下学校生长新样态。

  功能聚焦——“乐学+高效”课堂改革

  变革学习方式是学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业自觉,也是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关键切口。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应将“减负不减质”作为“双减”工作实施的根本宗旨,积极建构新型课堂文化。新城中学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重塑课程新样态,全力打造“乐学+高效”的优质课堂。

  学校依托“小组合作研究”及“学历案”教学模式,营造探究性、激励性和对话性的课堂文化,积极开展“课题进课堂”项目研讨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将“课题”的教研能量转化成课堂教学的研究自觉力,常态深度的课改实践始终保持高位运行,让“研究”成为“减负”与“提质”间的重要杠杆,以互动的学习过程形成高效的学习效能。

  流程再造——“轻负+精准”作业优化

  “双减”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要解决当前存在的作业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的问题,需要同时在“轻负”和“精准”上做文章。新城中学明确作业管理需要尊重学生认知规律、个体特点、循序渐进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建立适切的作业支持体系来实现育人功能。

  学校积极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功能,推进“集体备课”模式,协调作业系统管理,达到学科作业进度的有效平衡。定期对作业设置情况进行公示,通过对校情、学情的再解读,系统、科学、合理设计基础型作业、提高型作业等可供自主选择的个性化作业,精准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有效实现作业精简。

  内容开发——“校本+课外”服务扩面

  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余活动是构成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一个整体链条。新城中学坚持以学生为本,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回应社会关切期盼,减轻家长负担为目的,延展“校本”学习,升级“课外”研习,形成“校本+课外”的双管服务模式。

  深入督导中了解到,学校拥有设施完备的课程中心大楼,充分利用多种类别专用的主题教室开展体验式学习,按照“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关怀”等特色专题,做好分层、分类指导,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进而学会尊重、关怀和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让校本教育与“双减”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标相适应,形成革新后“学习圈”的重要一环。

  同时,学校广纳人才,将学科辅导与社团活动相整合,将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相整合,综合开设选修课后延时社团课程。根据“满足兴趣爱好,尊重自主选择,分层分类教学”的原则,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校际综合平衡,确定设置科目,学年及时调整”的策略,增设拓展性课程。允许学生学年自由大流动,学期自选小流动,让学生通过广泛的涉猎后发现个人兴趣,发展个人特长。目前,学校开设有84个社团,涵盖人文艺体、健康生活、科学实践等多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特色凸显——“强心+健体”质量提升

  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前提下,教育的功能明确为学生健康成长丰盈“精神之钙”,确保万千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秉承“信诚”校训,在主题场馆、校园环境、外围空间等构筑的物型空间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新城学子亲身参与活动,体悟发展成长,实现“诚实、自信、真诚、诚恳”为主的品格养成和积淀。

  近年来,学校搭建“劳动教育”平台,以“‘劳动达人’涵育行动”为主题,架构品格提升工程,开展“劳动点亮生活”主题月等活动,以美容卫士、美食达人、养植能手、设计潮人、制作高手、生活播客、公益使者和研学行者为主要抓手,彰显学生在该项目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走向美好的生活奠定基础。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在“双减”背景下,通过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激发师生运动热情,擦亮校园足球、乒乓球、啦啦操等体育特色品牌。多样化体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收获受益终身的健康意识,逐年降低的近视率和呈上升趋势的体质优良率表明,“双减”为学生成长奔跑开辟了“新赛道”,“新城实践”为实现新吴校园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校园发展呈现新样态。(作者系新吴区责任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