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科创周刊

为有源头动力来

锡山高起点规划科创载体培育发展永续动能

  □本报记者 朱洁 / 摄影 陆怡文

  沐浴着春日暖阳,宛山湖、九里河畔科创激情涌动:科创社区总部大楼整装待发,光电信息产业园开园闪耀未来之“光”,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里标准的起草伴随着新产业的孵化……

  自锡山提出“一廊两区 双核多点”的创新发展格局以来,125平方公里的活力热土,正起笔崭新篇章。如何实现跨越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动力源。形成动力源,必然需要科技创新载体的强力支撑。今年是锡山创新突破年,聚焦四新产业,锡山正大力推进科创载体建设工程,并提出了年内新增功能完备的科创载体100万平方米的目标。科创项目加速布局、优质企业纷至沓来、科研院所安营扎寨……随着高能级载体的规划推进,一批创新资源集聚锡山,为跑赢新赛程提供了澎湃动能。

  高起点规划载体空间

  “科创社区”折射理念变化

  映月湖科技园、车联网小镇、索立得国际科技园、海尔创智谷……开车行驶在锡山大地,一批拔地而起的科创载体,昭示着这块热土在科创空间打造上的热度与速度。已全面启动开发建设的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正是锡山高起点布局科创空间的“代表作”。宛山湖作为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走廊核心区,是锡山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根据规划,宛山湖生态科技城年内将建设高端科创载体15万平方米以上。

  宛山湖科创社区位于整个生态科技城的核心启动区,建筑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6栋总部大楼将于6月1日交付使用。“这些大楼会给我们的一批龙头企业、研究院,在附近地块也已预留了产业化的空间。”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二处处长赵铭描述着科创社区的愿景,“每一个创新单元我们还会配套适合科技人才的设施”。

  从“园区”到“社区”,一字之差,背后折射的是理念的变化。据悉,宛山湖生态科技城总规划面积是45平方公里,土地可开发量是现在无锡主城区面积最大也是有连片空间最多的一个区域,那这个区域如何来打造专业科创社区?“得益于‘成片开发、统筹联动’的模式,整个空间将被建设成一处集科创多元要素于一体的科创新城,突出生态加科技!”赵铭表示,宛山湖科创社区涵盖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展示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其中一期包括原美新厂房、7个钢结构单体及附属配套用房。在科创社区设计中,率先规划的是绿化绿地、水系河道、海绵城市等生态系统,而后嵌入的是产业、平台、公共空间、商业、教育文化等核心资源,人们的工作生活、文化娱乐等所需所求都能在这个“产业社区”中形成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社区的打造主体,不仅有政府,一些拥有产业、资本、资源优势的“热力企业”也开始投身其中。在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孕育出的无锡第100家上市企业——中科微至,依托企业自身在全球的产业生态圈,就有计划在宛山湖牵头做一个创新社区,探索产业垂直孵化器在宛山湖生态科技城的建设和落地。

  将最优质的生产要素和空间资源安排给科技创新产业,将最优美的生态环境提供给科技创新人才,将最优惠灵活的资源配置政策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这是锡山给科技创新生态最好的“加持”。就在宛山湖科技城的核心区域,天一中学宛山湖分校、九年一贯制的宛山湖实验学校,以及万科超级宛社区等商业住宅都已经或即将启动,人才公寓也已在选址中,宛山湖生态科技城作为锡山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的蓝图正加速呈现。

  一个高能级载体空间,就是一个创新源泉,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的再造也将伴随其中。“新载体空间的建设就是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更好地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和太湖湾科创带创新策源新支点。”锡山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叶上山说。

  高质量搭建创新平台

  为科创森林注入内生动力

  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锡山还有着更深远的谋划。通过载体建设,将全力搭建一批原始创新平台、资源整合平台、产学研技术转化平台、全球创新资源引入平台。随着锡山工业芯谷、映月湖数字谷、光电信息产业园等载体建设的推进,一批高能级平台也将同步推进,为科创森林的打造注入更多内生动力。

  推进全域创新、协同创新,锡山的路径之一是依托院士领衔的新型研发机构,搭建重大创新平台。2022年年初,全市首个院士领衔项目——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和无锡芯光集成电路互连技术产业服务中心落户锡东新城商务区。当前,研究院正在着手两项集成电路互连技术标准的起草,年底将正式发布标准。“这两项标准中,每一项标准全球只有三个实体在做,其中,两个都在美国,另外一个就在我们这里。我们研究院也将紧密围绕这两个标准,聚焦集成电路互连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孵化,加快在无锡形成后摩尔时代的新型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在锡东新城商务区信达大厦8楼的无锡芯光互连技术研究院,团队负责人郝沁汾博士告诉记者,研究院目前正在启动基于chip-let架构的高端数据处理器(DPU)芯片项目孵化,该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两轮芯片设计和流片,并已展开针对CPO标准的400G新型光电通信模块的研究工作。

  强化功能支撑,需要一批这样的高能级平台发挥“强磁场”作用。由锡山区与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成立的江苏集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虽然落地时间不长,但是在锡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已经助力落地4个重大项目,集聚各类人才20人。在芯谷打造中也将作为依托,帮助锡山引进一批EDA软件开发、光刻机、IGBT模块封测等领域龙头企业。今年2月由无锡锡东新城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等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区块链研究院”的签约,则将为锡东新城再添数字技术重磅平台,以此带动一批链主企业的落地。

  加速壮大经济新动能,对已有载体实施“百企百楼科技赋能计划”也是重要一环。国内商业智能领域第一的帆软软件,研发人员过半数,年销售超11亿元,年纳税超1.2亿元;亚科鸿禹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平台化的SoC/ASIC验证方案,获得多家知名行业投资机构的支持,致力于推动国产EDA产业进程;中科惠软作为一家在国内技术领先的软件产品开发商,主要从事智能物联网共性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的研发,以及智慧城市IOC、数字政府、智慧环保、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开发和落地……位于锡东新城商务区的信达大厦,自2018年由锡东新城商务区管委会整体承租以来,目前已集聚了14个重点项目,成为承载成熟及加速型重点科技人才项目的重要楼宇。

  依托这些平台、载体,众多产业项目顺利从“试验室”走向“厂房”。这片“科创企业森林”还形成了自己的科创生态圈。各种科创载体、创新要素在这里聚集,相互激发,形成“场效应”,释放出巨大的创新爆发力。

  高站位培育产业集群

  “六个一”协同发力打造科创型产业园区

  创新方向来自于哪?既源自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也来自围绕创新探索出的路径。从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着力,聚焦四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特色专业园区,就是锡山奋力开辟的一条道路。“发展产业集群,不是产业简单地扎堆抱团、重复叠加,而是要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发展联合体。”叶上山表示,在24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内,锡山将重点打造15个专业园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园区的全新定位是科技型产业园区,一场以科技为底色的园区蝶变,正在蓄力而生。

  科技型专业园区,需要专业的一套新打法。新打法主要体现在特色园区建设中,坚持一个产业、一份规划、一套政策、一个平台、一支队伍、一支基金“六个一”协同发力,通过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打通,为科创项目提供优质发展空间,为入园企业赋能。“每一个园区在规划前,我们都会邀请这个行业内的专业机构来调研,了解这一类的企业对载体的需求,所以未来要打造的这些园区已经不再是原来通用的科创载体,首先要符合每一个产业企业所需要的要素上的一些配置,比如每个园区都会规划建设特定的创新平台,更好地增强载体的功能支撑。”赵铭介绍,如工业芯谷主要是依托集萃创新中心,由锡山区和北方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锡山“光谷”——无锡锡山光电信息产业园先导区上月开园当日,北方科技科创中心也同步启用。

  在全国首个以“车联网”产业为特色的小镇——中国南山·无锡车联网小镇,8万多平方米功能完备的园区一期载体已全新亮相,目前小镇已集聚博世智能网联、仙途智能、天安智联等46家车联网行业头部和创新型企业,上海交大区块链研究院等平台也即将入驻。产业基金先行,全链条孵化模式将深度参与入园企业的成长。“我们商务区30亿元规模的母基金跟中国南山开发集团一起成立了一支子基金,另外与车联网相关的引导种子基金加上一些参股的子基金应该有10亿元左右规模,马上还有一支与中科创达合作的基金要落地,这样落在车联网小镇的基金将有两支。”无锡翠屏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无锡锡东新城商务区招商局局长王季燕表示,还有一种基金是跟园区联动,双方一起做资金池来推动车联网相关政策落地,这种合作模式在无锡也是做得比较早的。

  “区别于一般的产业园,科创园区承载着科创战略使命,核心在于鼓励内生性创新和竞争、促进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企业。”叶上山表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创型产业园区打造正成为趋势,“科技筑底不但能够将区域推向经济微笑曲线的顶部位置,而且将为传统产业重新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