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流量劫持……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都将受严惩!本月起,聚焦民生和新消费、重要商品和要素市场、新产业新业态等领域热点问题,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重点查处13类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
近些年,市场混淆、商业贿赂等长期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屡禁不止。去年,无锡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平台经济、医药购销、商业炒作、教育、涉农商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共立案查案件111起,罚没款1200.38万元,有效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但随着市场主体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新的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网络“二选一”、流量劫持等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表现出新的特征,需要市场监管能力同步提升。
切实解决影响公平竞争的难点、堵点问题,配合此次专项行动,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2022年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该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处人士介绍,《实施方案》不仅聚焦老年消费市场、 “她经济”消费市场的违法行为,也重点查处侵犯商业秘密违法行为,仿冒企业名称字号等混淆市场行为,并重点关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的不正当竞争,如数据爬取、刷单炒信、口碑营销等违法行为,并辅助以网络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查办能力。
据悉,专项行动持续到12月,期间,广大市民如发现市场流通领域不正当竞争行为,可及时拨打热线电话12345或12315。对及时准确报送数据、案件查办有创新、有突破的地方和个人,将运用多种方式予以鼓励。(周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