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太湖周刊

来运河边,与当代艺术“对望”

  韩玲 文 / Allen 摄

  千百年来,流淌不息的大运河,繁华了无锡城,孕育出独特的运河文化,如今,也正在滋养更为先锋和实验性的现当代艺术。6月18日晚,古运河边,清名桥畔,微风习习,“沉重的飞翔”杨键水墨画展在和光同尘美术馆开幕,独立音乐、先锋诗歌、当代艺术在此碰撞,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展览。由此,运河开启了与当代艺术“对望”40天的旅程。

  个性 空间

  走进和光同尘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钵》系列作品,带有弧度的展厅内,白墙墨画相互映衬,观展者静静地站在作品前,与之对望,似乎就能感受到画中“钵”震动发出的空灵之声。在黑白交替的空间里,一路前行,超异独立的《芒鞋》,元气充沛、直抵人心的《苦山寒林》,深沉内省的《低垂的人》,凝重动人的《隐逸者》一一出现。走上二楼,穿行过一面光照充足的白墙,就能达到《雪景》的展厅,展厅刻意关闭了空调。“画家创作这个系列作品时,是夏天最闷热的时候,房间也特别小。”策展人曹量告诉记者,刻意为之的场景布置就是为了能让观展者感受画家创作时的心情。画展结尾的部分,布置了观众与《隐逸者》对话的空间,“每个人都能在画作中找到自己,并与自己对话。”画展承办方古德拉克的Lisa说。

  记者了解到,这次展览是杨键近十年来展出题材最全的一次,其中《低垂的人》和《隐逸者》两个系列是首次亮相。“我没有什么绘画的技巧,是突然顿悟后才开始画画的,画的内容都是我的真实感受。”杨键告诉记者。

  “他的作品令我们周围的空间为之一变。他的画挂到哪里,哪里似乎就平地矗起一座庙宇。”诗人庞培说,艺术可以见证人类生活的波澜壮阔,可以见证生活的变迁,而杨键的画就具备这种艺术感染力。“因为是诗人的缘故,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有深邃思考以及精神层面的对话。”蓝顶美术馆馆长金延说。

  诗与 音乐

  与画家身份相比,杨键的诗人角色为更多人所知晓,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习诗,至今已出版《暮晚》《古桥头》等多部诗集。主展中,杨键的诗被隐藏在各个角落。除主展本身的六个空间外,展览现场还增设了视听空间与《中国新诗百年之杨键》特展,在这两个展厅,观众可以听到孩童在清名桥、寄畅园和百年钟楼内,用略显稚嫩的声音读着杨键的诗。“满墙的诗歌,看似不经意却又整齐地排列着,我站在墙前,默默地读上一首,这样的感觉很赞。”前来看展的“90后”姑娘晓镁说。

  画展开幕当天,诗情画意的现代表达一样不缺。独立音乐人钟立风现场吟唱了以杨键诗作为歌词的《芦苇》,“过了这么多年我才发现,芦苇是天生的哀悼者”“至善至柔,同河堤上的柳树,乃是时光中的精华”……当歌曲在古运河旁被唱响,河水与清名桥连同斜斜的落日都变得熠熠生辉。无锡本土乐队“琴马”也在现场演唱了杨键的诗,作为歌诗摇滚代表乐队,“琴马”演出曲目的歌词大部分由诗歌而来,当主唱背背一开口,其身后的这座艺术馆顿时变得更加鲜活。

  古今 碰撞

  “江南是最具诗性的,我一直有这样的感觉,我会与无锡产生连接。”杨键说,在中国文化语境里面,文人应该是通才,江南也是最具文人气质的。这也正是他选择在无锡办画展,并尝试让多种文化内容在展览中实现碰撞的原因。

  “无锡一直以来都是经济颇具活力的工商名城,精神生活也更年轻、更时尚,这样的城市才能更有活力,更好玩。”在庞培看来,南长街具有浓厚的历史积淀,但也要能供给更多满足年轻观众需求的文化内容。而类似杨键的画展、诗歌展等具有现代表达的文化内容就很符合年轻人口味,“大运河畔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惠山古镇,都是能承载先锋文化内容的容器。”庞培说。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傅元峰说,展览与运河、展览与江南的遇见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事件。这次展览定义为“沉重的飞翔”,“飞翔”是轻逸美学的表达,江南文化一般也被理解为轻逸美学,但因其厚重的历史,天生具有沉重感,这就如同杨键的画、诗当中都包含着一种飞翔的力量,同时又是厚重的、晦涩的。“无锡是一座具有‘敢为人先’基因的城市,虽然以往缺少现当代艺术的氛围,但我们观察到,最近几年,这种氛围已经在无锡萌生,不少活跃的年轻文艺群体开始参与其中。”金延说,类似和光同尘美术馆这样的文化空间逐渐出现,可以更好地承载城市现当代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