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融媒 党建

数“智”惠企 乘“市”而上

——惠山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冯立平做客《经融会客厅》

  数“智”惠企聚活水,乘“市”而上逐浪行。今年,惠山区再次升级助推企业上市“战术”,打出数“智”转型、金融助企的“组合拳”。近日,无锡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运营中心邀请惠山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冯立平做客《经融会客厅》,讲述惠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工作,围绕如何加快上市梯队建设、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乘“市”而上的金融助企故事。

  服务创新助企“零跑腿”

  为企业上市“助跑”,惠山区“研发”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加速器”。惠山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区行政审批局牵头协调区市场监管、税务、应急、城管、消防等相关部门,把12项企业合规证明打包实施“一件事”业务流程再造,作为2022年全区“一件事”改革的重点任务,为区内企业拟上市合规审查搭建“货真价实”的政务服务“绿色通道”。

  冯立平介绍,通过程序来完成审批,将原来企业拟上市的多表申请变为“一表申请”;变企业分头找部门为部门之间内部协作集中反馈,办理时间从1个月缩短为15分钟,跑腿次数减为零。惠山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组长黄晔表示,企业上市合规性审查“一件事”的上线,一方面优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政府作风效能;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廉政风险,消除了“打招呼”“熟人业务”的情况,提升了办事透明度。

  综合专班促企“早上市”

  去年以来,为实现精准服务,惠山区建立了包括券商、银行、头部基金公司等专家组成的企业上市服务综合专班组,提供“服务有专班、困难有专家、经办有专人”的个性化清单式服务,包括银行提供最优利率的融资服务,产业基金向优质上市后备企业倾斜等,为培养上市后备企业提供强大的资金“蓄水池”,推动企业更顺畅地走向资本市场。将原先主要围绕辅导期的合规服务拓展为企业苗圃期的规范引导、培育期的资本助力、辅导期的合规服务、上市后的推力做强,实行了上市后备企业的分类管理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据透露,走访成功率达到了50%左右,即有约50%经走访的区内上市后备企业正式启动了上市进程。

  一起参加访谈的无锡聚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顾自江说:“目前公司已完成企业股改工作,非常感谢政府在我们筹备上市过程中提供的各项帮助,让我们有了上市的自信心,同时也规避了许多风险,加快了公司的上市进程。”冯立平说:“通过编制的准上市企业进程分析程序,可以用于向企业精准推荐中介机构,每家券商的总业务量、过会成功率、失败率一目了然。”

  数“智”战术帮企“上好市”

  高质量上市企业队伍的扩容,与后备资源专库的建设密不可分。冯立平自学Python语言,自行编写、首创运用的大数据分析程序,整合了政府数据和商用数据,定期通过程序动态筛选了一批业绩增长快、经营质量好的规上企业,发掘有潜力的上市后备企业,开展精准引导培育工作。冯立平介绍,针对上市培育库企业的不同需求,惠山区实行了“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通过数据分析研判企业发展需求,精准提供专班组团服务。

  运用数字化技术,打破时空限制,辅以专家支撑,精准筛选出业绩增长趋势良好、具有在不同交易所上市潜力的企业,建立相应的拟上市后备企业库,是助企乘“市”而上的关键。冯立平表示,围绕打造数智化金融局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对各板、各交易所最新动态的密切关注,深入地开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政策研究,精准地为各类企业上市提供量体裁衣的专业服务,才能构建惠山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新格局。正是有了程序的支撑,才能在北交所成立数小时之内建立包含40多家企业的、符合其四套上市标准的北交所后备企业库。

  据了解,今年,惠山区再次升级助推企业上市“战术”,动态更新上市奖励扶持政策,科创板上市奖励最高可达1500万元,创业板、北交所等其他板为1000万元,扶持力度在全市、全省领先。同时,设立100亿元投贷联动基金,打好金融助企、服务发展“组合拳”,鼓励更多企业顺“市”而为、乘“市”而上。(刘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