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阳
关于年谱的纪实作用,章学诚、梁启超、吕思勉、钱穆等史学家多有专业的评价,公认正史为一国之史,方志、记乘为一方之史,族谱、家谱为一族一家之史,而年谱则为一人之史。要真正了解一个过去的时代,仅仅浮泛于“宏大叙事”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研究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生命。范世涛、薛小和编纂的《薛暮桥年谱:1904—1952》(以下简称《年谱》)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这本著作体例严谨,广博深入,系统梳理了薛暮桥前半生研究、领导经济斗争与经济工作的事迹,揭秘了民国时期我党领导的主要经济研究团体内情,展示了我党在抗日根据地的财经工作实践。
薛暮桥1904年生于江苏无锡,2005年7月辞世于北京,享年101岁。对于薛暮桥的一生,《年谱》编纂者认为,“革命者、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领导人,是这位世纪老人一生三个最为基本和重要的身份”。薛暮桥在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参加革命工作而入狱;此后,他亲身经历了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又加入了新四军,遭遇了“皖南事变”,领导了山东根据地的经济工作。“革命者”是薛暮桥一生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身份。《年谱》编纂者这样说:“如果不充分重视革命者身份的意义,就很容易产生对中国改革开放史的误解。”今天的人们,对薛暮桥的认识更多地集中于他的“经济学家”身份,殊不知他从事经济学的调查与研究正是从无锡起步的。
1930年,薛暮桥在入狱三年半后经保释出狱,在无锡县立第三小学任教,后又去南京民众教育馆当编辑。1932年,他进入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组当上了一名“编外”调查员。其时,陈翰笙已经进行了无锡、保定两地的农村经济调查,薛暮桥参加了这两次调查的资料整理工作。他还回到家乡礼社镇开展了一个月的调查,完成了调查报告《江南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该文记述了礼社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佃农、雇农的经济状况,指出:“农村经济之恢复,已非空言改良所能奏效也。苟非有绝大之决心,行彻底之转变,决不能挽此厄运也。”这是他的第一篇经济学专业作品,也是我党领导的左翼经济学派“中国农村派”的一部力作。此后,他参加了陈翰笙主持的广东农村经济调查,并独立主持了广西、皖南和山东等地的农村经济调查。从此,薛暮桥终生在马克思主义概念框架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经济学研究。1943年薛暮桥在山东根据地工作,“帮助解决吃饭问题”。他创立了工商局,统一领导对敌货币战,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创造了美联社记者和新华社记者共同称道的“货币奇迹”。薛暮桥作为“经济工作领导人”的身份得到彰显。
年谱之特点,固然首在“据事直书”,但又绝不是简单的编年系事、资料堆垛。编纂年谱,必须要对谱主的一生境遇和全部著作作细密的考证和相当的研究。《年谱》编纂者“上穷碧落下黄泉”地搜罗史料,利用了大量公开出版的专著、期刊,加以比勘考索、订伪正讹。同时,《年谱》还公布了大量殊为珍贵的未刊档案、信札和手稿;特别是对薛暮桥早年发表在《民众周报》《教育新路》等报刊上的大量旧文的整理,为读者了解他的思想演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年谱》在编纂过程中对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环境也进行了一种鸟瞰式的观察,使得读者既见谱主这一“独木”,又能感受到时代之“全林”,借以准确判断谱主学问的真价值和他在历史中的真地位。在此向编纂者的学术情怀、人文追求深致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