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产业未来剑指哪里?这个世界是蓬勃发展的:创新药研发多点开花,航空航天技术不断出现突破性进展,基于人口红利的经济增长优势在逐渐减弱,同时一些爆发性的产业机遇正在中国萌芽……
7月29—30日,由无锡市人民政府指导,滨湖区人民政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主办,无锡山水城管理委员会、DeepTech承办的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数十位世界顶级科学家、海内外院士、商业领袖、科创精英齐聚无锡滨湖。一众大咖在演讲中将当下的商业逻辑抽丝剥茧、娓娓道来,生物技术、新能源、数据科学、量子技术……他们关注的领域与滨湖“543”产业体系、无锡“465”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契合,也给予产业未来启示:无锡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动中占据先机?而聚集了无锡90%科教资源的滨湖区,如何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更好向科创要未来?
“碳”索未来,新能源重塑产业格局
“双碳”是机遇、是风口,是无锡从当前的产业格局向更高端形态跃升的一个方向。以“新兴科技与未来产业”为主题的开幕式演讲环节,红杉中国投资合伙人、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在开场演讲中探讨了当下的发展逻辑:数字化使得人类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大幅提高,为工具提供能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碳中和的本质,正是从资源依赖走向技术依赖的发展转型。“技术推动发展模式所依赖的是技术,技术的进步可以叠加和累计,技术不会退步,不会像资源一样面临枯竭。”他说。
然而我们更要清楚地意识到,当下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晶科能源全球副总裁钱晶提到,过去十年以来晶科能源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进步和行业革新,在寻找新能源方面,留给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留给市场需要填补的空白都很多。“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第三次能源革命,也就是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革命,这其中动力是电池,能源载体是电和气,交通工具从燃油车变成电动车。”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说。
这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家底”丰厚,政府引领,无锡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不遗余力。远景智能、格林美、先导智能、联动天翼、远东电池、晶石能源、东恒等知名企业下好了“先手棋”;“锡”引力下,无锡于近年密集签约新能源企业: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国家队”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不久前在锡山区建设动力电池研发总部及生产基地项目;长城汽车智能核心部件、吉利汽车电驱项目先后落子无锡……一场关于能源的革命锡城率先起步。
各行业也在朝着更低碳、更环保,更健康的生产方式促进产业升级转型。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探索研究院副院长梅涛观察到,整个江苏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智改数转”的风潮。数字产业化,利用信息科技,能诞生出一些新的行业,如电子制造、软件、互联网;产业的数字化,是像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实现数字化改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形成了一个双轮驱动的局面。而无锡正着力打造“占地少、低能耗、无污染、高产出”的都市工业产业集群,在“智改数转”这条“黄金赛道”上跑出“无锡速度”。
生物医药,颠覆性技术引领未来
从“生存”到“生活”,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满足,技术总是围绕人的需求而变迁。在这其中,生物技术的进步是人类所有关于未来美好想象中的重要一环。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原副校长魏于全院士在致辞中提到,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十四五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公共卫生领域规划要从被动防御向主动保障加速转变。
演讲嘉宾介绍的一系列颠覆性技术令人振奋:英矽智能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描绘了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学来帮助大家获得高质量长寿和达到共同富裕的场景;西湖大学助理教授裴唯珂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单细胞的谱系示踪”,这项技术在产生当年就被《科学》杂志评选为“十大科学进展突破之首”;立康生命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立介绍该企业在肿瘤免疫领域开发更加精准的基因细胞治疗的药物……
国家的顶层设计与市场的繁荣都给予了生物医药清晰的发展指向。这些年国内生物技术的创新硕果累累,前所未有地满足了我国巨大的临床需求,也推动了我国各方的创新热情。看数据,2011年生物科技公司数量大约100家,然而到了2021年的数量是接近1500家;同时,一二级市场都给予了这些生物科技公司极高的估值。
环顾无锡,已经在数十年的耕耘中组合了一副漂亮的生物医药“先手牌”:本次获选“最聪明的50家企业”中,无锡企业药明生物占据一席,而其坐落的滨湖区马山生命科学园在创新药领域声名显赫;在生物器械方面,有祥生医疗、时代天使这样的“单打冠军”;还有肿瘤筛查领域的泛生子等高市值企业……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按脑虎科技Neuro Xess创始人兼CEO彭雷所言,作为非常典型的前沿交叉领域,生物医药涉及材料、半导体、芯片、医疗器械、神经科学、算法等技术,这要求企业在各个板块里找到最顶级的人才,而且还要通过一个很好的组织形态,让他们在团队中彼此合作携手共进。今年,无锡将生物医药的年产值目标定为2000亿元,这是在宣告: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无锡将倾注资源发展生物医药这个永远的朝阳产业,而无锡也要凭借生物医药产业,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和城市产业格局。
用“芯”制造,量子计算“火力全开”
科学与技术正在开始加速改变商业版图,医疗、农业、能源、材料、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生态正在被颠覆。“把中国的经济比作一棵大树的话,硬科技就是大树的根,就像任正非讲的‘根技术’,根是什么?根是我们平时大家看不见的藏在底下的,默默耕耘的,是做支撑的。”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联席CEO米磊说。硬科技中,芯片的生产与制造拥有当下绝对不可替代的地位。
有人将无锡评为“半导体世界的‘一线城市’”,芯思想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大陆城市集成电路竞争力排行榜”,无锡在芯片产业综合竞争力仅次于北京、上海。如果将制造业比作无锡产业的双脚,那么芯片是无锡产业发展的羽翼。
芯片领域的知识包罗万象,半导体芯片也催生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无人驾驶的激光雷达,消费电子领域光谱传感、光谱探测,生物医疗领域光学制造传感都离不开芯片。在汇集大咖智慧的演讲中,之江实验室光子集成与互连课题组负责人虞绍良带来关于光学芯片接口的新方案,云豹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OO张学利分享了DPU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应用,利普思联合创始人兼COO丁烜明介绍了第三代工业半导体碳化硅的应用和发展……当下,以细分领域为切口,颠覆世界、引领未来的技术正在深入研发中一点点展现出模型。
芯片背后,是人类社会发展对存储与计算的巨大需求。图灵量子创始人兼CEO金贤敏作出判断:存储与计算,是人们对信息互联的需要,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既生活在自然的物理世界里,也生活在我们亲手构建的数字世界里。抢占新的机遇,在更细分领域中博得未来。
量子时代不再是科幻小说的想象,无锡正对量子计算“火力全开”。去年11月金贤敏团队与无锡市滨湖区成立光子芯片联合研究中心,依托上海交大设立了国内首个光子芯片产业化基地,该基地集光子芯片前沿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并将由此生发出一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全球性新一代光子科技产业集群——光子芯谷,7月29日,其正式奠基。以光子芯片为核心底层技术,驱动面向医药、金融、人工智能科技赋能的量子计算与智能产业集群,培育打造面向光通信、光互连、光存储、成像显示、碳中和、元宇宙等变革性应用的新一代光子科技产业集群,正在滨湖区昂首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