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周刊

炎炎夏日,无锡学子徜徉“无界课堂”

关注蓝藻治理、湿地保护,假期学习成长不停步

  “大家好,我是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的倪舒燕,今天我和同学们在王荐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杨湾藻水分离站,了解到三种蓝藻处理方式……”近日,在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一篇关于生态文明治理考察的推送文章中,自然之友社团的3名学生分别在3个实践地点录制解说视频,详细阐述了所见所学。炎炎夏日,无锡学子的学习脚步没有停下。离开了熟悉的校园,她们徜徉在社会的“无界课堂”中获得全方位成长。

  走进自然,关心城市生态环境

  最近,一女中自然之友社团成员开展的暑期主题研究进入了收尾阶段,她们正根据指导老师的建议细致修改研究报告。记者在一份报告初稿中看到,研究目的、过程、结果、建议以及参考文献等内容都有详细阐述,成员还整理了访谈内容和问卷结果。“放假前,学生3人为一组商讨所要研究的科技主题并逐一论证,此次她们研究的主题包括湿地保护、蓝藻治理、海绵城市等多方面。”一女中教科室主任王荐是社团指导老师,他参与了学生从确定主题、实地考察到撰写报告的全过程。

  准高二学生乔敏慧、孙菲阳和倪舒燕的研究主题是无锡蓝藻治理情况,她们在王荐的带领下前往杨湾藻水分离站、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和无锡市水利局蓝藻治理办公室观察和学习。“在杨湾藻水分离站,我们看到了藻泥制作的全过程,并坐船跟随工作人员到蓝藻聚集地考察实际情况,对蓝藻打捞工人的辛勤劳动有了切身体会,更能体会无锡十多年来在蓝藻治理方面付出的努力。”倪舒燕说。

  参与湿地考察的是一女中准高三学生吴安琪和沈家瑜以及准高一学生赵婕,她们同样实地探访了三处场馆:无锡湿地生态科普馆、许仙港藻水分离站和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无锡实验基地。“我们亲眼目睹了处理蓝藻的一系列步骤及原理,工作人员说新的藻水分离站投入使用后,不仅极大改善了原有作业条件,还植入了展览、观赏、科普等功能,让除藻治理的成果成为悦目的景观,真正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沈家瑜表示,参观完除藻流程,她深刻体会到了如今除藻技术的先进以及政府对太湖治理的重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是沈家瑜在科普馆中看到的一句话,而回顾整个实践探访之旅,她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科技在创新,文明在发展,我们更应与自然为友,共赴未来。”

  在社会的“无界课堂”中成长

  走出校园,学生在社会的“无界课堂”中获得全方位成长。“坐在教室学习和实地考察所呈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王荐说。

  实地探访过程历经数日,学生的前期准备则更长。在近一个月的前期准备时间中,老师下载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给各个小组成员学习,其中包括硕博士论文。“通过文献论文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蓝藻治理小组通过近五十篇文献的阅读,掌握了相关的背景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王荐说,学生还收集了无锡地区蓝藻暴发的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实地考察的方案。

  实地考察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与相关场馆的科研人员交流访谈中,王荐能明显感受到学生从腼腆变得收放自如。在哪里做问卷调查?问题设计多少?调查对象选择谁?回忆起设计问卷和现场调查的日子,蓝藻治理研究小组的成员表示,她们为了获得有效数据使出了“洪荒之力”:“我们把完成问卷的时间控制在半分钟,在地铁站、图书馆以及小区做现场调查,通过班级群等渠道完成线上调查,最后获得了1000多份问卷资料。”

  “学生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小主人的身份参与调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其间,她们亲临蓝藻打捞、处理的现场,看到了劳动者在烈日下的不懈努力;与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咨询,这些都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王荐表示,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开放式教学与多元化课堂,这就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助力。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打通与社会各实践基地的合作渠道,丰富现有课程体系。(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