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数字化赋能,湖湾加速“智治”

  本报讯 日前,滨湖区胡埭镇集中进行居民核酸检测,在镇综合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各个核酸检测点、小区出入口的监控视频都可在大屏上调取,哪个点上人流较多,需要加派志愿者维持秩序,“门铃码”查验是否执行到位等,一目了然。在疫情防控中,数字化治理的良好效应越发凸显。

  用好“数字大脑”,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今年以来,滨湖区坚持用好、用活大数据,以集成指挥中心为信息中枢,推动形成全域信息集中呈现、部门坐镇指挥的智慧管理模式,为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让城市越来越“智治”。

  作为滨湖区工业重镇,胡埭境内企业众多,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量大,如今有了数字化治理作为技术支撑,成效明显。据介绍,在环境监管上,全镇57条河道及124个企业的污水排放口都可以在大屏上显示,每个排放口都安装了感应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环保监察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企业是否偷排污水,真正实现了动态精细化监管。

  人口信息同样可以进行动态更新。基层社会治理数字化平台“数治胡埭”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在该平台上,人口家庭基本信息在由专职网格员上传数据后,平台可实时更新,为摸排低保人群、涉农人口、残疾人群体等社会治理提供重要依据。

  “利用实时在线数据和各类智能方法,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将建立覆盖全域、全时感知、高效处置的‘一网统管’城市治理体系,发挥信息汇聚、风险感知、精准研判、应急指挥等功能,不断提升城市运行精细化、智慧化水平。”滨湖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顾旭东说。如果说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是辖区的“城市大脑”,“眼睛”就是各类分布在各处的视频探头,通过视频识别实现消防通道堵塞就能自动报警、疫情防控中查询流调轨迹等功能,极大地减轻人力负担。例如通过在山林点位安装红外线热成像装置,实时监测温度,如果出现火灾等异常状况可以及时报警。(邵旭根、殷星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