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起,《警方周刊》开设“跟班学先进”专栏,反映青年民警向公安先进典型跟班学习的所见所闻,全面报道他们跟班学习的情况,深入挖掘跟班学先进的鲜活经验,书写传承故事,弘扬英模精神。
今年8月,惠山公安分局钱桥派出所又添一名新兵——丁奕。刚从警校毕业一年,丁奕满怀理想,朝气蓬勃,想用一腔热血,在警徽下挥洒汗水。师父朱海勇——无锡最美警察、无锡最美退役军人、无锡劳动模范、全省李树干式派出所民警……无数荣誉背后,是朱海勇20个春秋的辛勤付出。
“我的师父为何是‘最美’?”带着这个问题,丁奕开启了他跟班学习先进的新任务。
他,责任心这般强
前段时间连续40℃的高温,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红色预警”的大喇叭仿佛都吹出了“火星子”,刷新无锡历年高温纪录的同时,还不断挑战着老百姓生产生活的极限。
“限电”作为高温天气下保障供电的办法,对企业生产是否造成了影响?朱海勇管辖的惠山舜柯社区,驻扎了大小厂企190家,如何在缩短的时间内既保证产量又符合安全,这成了老朱最关心的事儿。徒弟丁奕不解:“生意上的事儿,为何还要社区民警来管?”老朱笑了笑说:“走,我带你去工厂看一圈。”
来到辖区海鼎冷轧带钢厂,一卷卷钢带整齐地码在生产车间,值班的老张带着朱海勇师徒仔细巡查了一番。朱海勇拿出“危险品单位现场检查台账”一页页地查阅起来,将治安检查信息录入手机App,临走前又反复叮嘱厂企负责人,在做好防暑降温和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能放松安全生产。“要是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打我电话,我一定尽力解决。”
“这家带钢厂是安全生产比较负责到位的。以前我们有监管安全生产、解决企业难题的事情,现在还会遇到疫情防控的问题,你是他们的社区民警,决不能偷懒疏忽。”朱海勇叮嘱徒弟。“我懂了,这是我们公安在护航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丁奕解开疑惑后自信满满地说道。
他,与群众这般 亲
临近开学,辖区“冒充学校老师实施诈骗”的案件多发。朱海勇想到蒋巷马阿姨的孙女刚考上大学,于是在下班后拿着精心制作的反诈手册前去“拜访”,一来恭喜她孙女金榜题名,二来叮嘱她要小心骗子。
离巷子口老远就飘来饭菜的香气,马阿姨一见到朱海勇就十分激动,笑容溢于言表。丁奕见状十分好奇,为何师父能做到这般“亲”?
带着疑问,徒弟随师父又走访了十户人家,结果发现市民对师父都交口称赞,“认真”“负责”是大家对师父的一致好评。丁奕又问师父,这到底是什么“魔力”?
老朱带着徒弟回到警务室,从厚厚一沓笔记本中随手拿出一本,翻开说道:“你看这一页,记的是一个姓秦的老伯。他家儿子不幸去世,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我帮他把自家的茶叶田重新种上,让他重拾了生活信心。”“这一页,记的是一位姓顾的吸毒人员。帮助重点人员回归社会,是我们社区民警的重要工作之一。”
原来,小到上门办证、捎个东西、顺路买药,大到孩子上学、邻里纠纷,都是社区民警的职责所在。不光在本子上记得清清楚楚,心里头、行动上也都真情实意地在为民服务,这样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老百姓的爱戴,而朱海勇这一做就做了20年。
刚走出舜柯社区的大门,门口核酸采样点的秦大姐赶忙叫住朱海勇:“老朱快来帮忙看看,这对夫妻核酸检测应检尽检系统的录入都搞了老半天了。”说罢,朱海勇又热心地走上前。
他,20年这般勤
丁奕把师父朱海勇“唠叨”的模样深深记在心里。在他眼里,师父是一位无时无刻不关心辖区百姓的社区民警,他尽心尽力地为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这是师父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从警追求。此刻,丁奕找到了师父为何“最美”的答案。
丁奕说:“我的师父,他就像是社区里的搜索引擎。东街的王阿姨,西巷的陈伯伯,他都喊得出名儿,说得上话,评得了理。”“师父自有一套‘三心四勤’工作法,工作笔记满满当当写了50本!”“师父成为‘最美’,只是把群众的平常事当成自己的事,而他更用心一点、更真情一点,也比普通人坚持得更久一点!”
20年可以做什么?带着橄榄绿的余温,他完成军警蜕变,书写藏蓝荣耀。扎根基层20年,每天重复着最平常的事,忙里忙外都是群众工作,真正把人民二字放在心尖,这就是朱海勇“最美”的答案。
(曹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