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

未来三年新吴区将实施建设项目600多个,总投资3000亿元

  本报讯 站在开放建设30周年的新起点上,无锡有一座国家级开发区正努力破圈、跨界、跨越,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9月24日,无锡高新区(新吴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产城融合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新鲜出炉。规划引领,加快行动。未来三年高新区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实施产城融合建设工程项目600多个,社会总投资达3000亿元。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长三角分院院长相秉军,被无锡高新区聘任为总责任规划师。他认为,走过30年,高新区从一片农田原野蜕变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城,总体上进入到产城融合综合发展时期,目前亟需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提升城市功能,补足城市发展短板,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等多重战略叠加的机遇,这座国家级高新区重新自我审视,“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理念更为鲜明,聚焦空间重构、资源重组、品质重塑,高标准、大手笔优化区域规划,加速从“区”到“城”飞跃发展。高新区产城融合的愿景是:建成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国家级智能制造高地、长三角开放创新窗口、无锡现代化人文宜居城区,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

  根据规划,高新区的产城融合脚步将沿“A”字型城市发展轴,构建起“一核、四心、三轴”的空间格局。“一核”是举全区之力重磅打造的太湖湾科创城创新核;“四心”是长江路副中心、梅里古镇副中心、硕放临空副中心、鸿山度假区副中心;“三轴”为泰伯大道-伯渎河人文轴、长江路-大运河活力轴和新华路-太湖湾科创轴。值得关注的是,以“A”字型发展轴为骨架,未来六大街道板块将定位成六个产城融合功能区,实现产城融合功能区区域全覆盖。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首席规划技术总监袁锦富表示,这六大功能区统筹规划克服了街镇行政小规划各自为战的弊端,每个功能区有鲜明的产业运营平台、城市运营平台的总体引领。比如旺庄街道将在原无锡星洲工业园基础上,打造成为新加坡科创城,形成先进产业集聚、功能复合多元的国际产创实力引擎。江溪板块将打造成伯渎河人文风情轴线上的活力商务创新区。

  强产筑基,高新区的产业实力自然是首屈一指,目前该区正在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及高成长性的“6+2+X”产业体系,根据规划,到2035年产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而在生活宜居方面同样让人惊喜。集聚高等级设施,高新区启动建设无锡市交响音乐厅、运河文化体育中心、太湖全民健身中心、海力士医院、无锡瑞金医院(扩建)等17处市级重点项目,以及伯渎河全民健身中心、伯渎河文化中心、硕放空港文体中心等16处区级项目,还将布局7处国际社区、1个特色商圈与4类高等级商业设施等,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融合,尽显“实力+魅力”的国际范。(下转第2版)

  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区

  (上接第1版)

  产城融合的核心不仅是产业和城市,最核心的还是人,要吸引人、留住人,让人们在此扎根。“未来新吴区产城深度融合的关键点就是要从物理空间的融合走向深度以人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充分融合,从老百姓的切身体会中感受到融合。”相秉军说。规划确定,到2035年新吴总规划人口数量为150万人,比2021年实现翻番。

  (杨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