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市持续出现大雾天气,道路能见度明显降低,给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很大影响。进入秋冬季节,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将接踵而至,行车安全隐患也会增多。为应对恶劣天气,保障市民安全出行,无锡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针对季节特征,专门制定升级版《应对处置恶劣天气工作预案》,统筹部门协同,强化联勤联动,实行一体化运作,共梳理出89条市区道路和13个高速公路恶劣天气重点保障路段,采取分级管制、降低车速、提前分流、间断放行、分段放行、警车带道等多种方式,全力提升恶劣天气下的道路畅安指数。
强化指挥调度,排兵布阵对抗恶劣天气
11月9日夜间,市气象台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交警支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保证全部警力到岗备勤。10日凌晨4时,我市出现大雾天气,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即时通过视频指挥平台,对恶劣天气道路交通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指挥调度,并不间断加强主城区道路视频巡逻力度。早上6时,各辖区交警大队全员到岗到位,市区所有主次干道、隧道、高架等道路均确保有警力定点指挥疏导以及警车、铁骑全线巡逻,通过增加巡逻密度,加大路面管控,及时对车辆进行分流和疏导,引导过往车辆有序通行。
道路交通应急级别根据分级响应情况划分为特级管制、一级管制和二级管制。交通指挥中心根据恶劣天气对路面交通的影响情况,实时对应急处置预案进行评判和调度。每天从零时起,每隔1小时,交通指挥中心循环调度各地雾情及路面管控措施,并检查值班人员值守情况。通过路面监控、移动视频等,实时密切关注重点起雾路段动态,并视情分梯次下达等级勤务指令,最大限度减少大雾天气对交通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
加强勤务部署,“一点一策”疏导分流
“大雾天气,请打开防雾灯,保持车距,降低车速。”11月10日清晨,因强浓雾导致高架道路能见度低,交警高架大队根据预案,全员提前上路保畅,在金城公铁立交、惠山隧道、景渎立交等重要节点巡逻,对沿途车辆喊话提醒驾驶员安全行驶。当天,全市未发生人员伤亡道路交通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恶劣天气下,中心城区的桥梁、环线高架为易拥堵和事故易发路段。“四通八达的内环高架已成为市民驾车出行的首选道路,但在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下,尤其是受冬季低温影响,高架路面易出现霜冻、结冰等现象。”交警支队高架大队副大队长朱振武说。为确保高架道路交通有序安全,高架大队在内环高架各个路口处,按照“一点一策”原则,制定疏导分流应急预案,并通过设置警示提示牌,加强交通指挥和路面巡逻,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据统计,交警部门将市区89条道路划入恶劣天气重点保障部位,实行灯控与人控相结合、定点与流动相结合、警灯与提示哨声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巡逻密度,延长巡逻时间,确保恶劣天气下道路安全畅通。
科技助力攻关,雾天防撞“神器”大显身手
11月10日上午9时10分,在京沪高速公路锡澄段,3辆警车前方开道,后面一排排车辆紧随其后。这一幕是交警支队高速二大队首次以警车带道的方式,及时护送滞留在高速公路沿线的车辆安全驶离。
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由单一的“封路”管理转变为针对性的“一路一策”精细化管控。交警高速二大队大队长贺文彧介绍,高速公路作为城际之间最重要的交通干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遇到雨、雪、雾霾天气,高速公路经常“一封了之”, 虽然有效但是会影响群众出行。为此,交警支队通过“前移管控点”升级勤务管控模式,优化调整管制措施,尽量降低恶劣天气对高速公路通行造成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一款雾天防撞“神器”出现在锡澄高速公路璜塘段。“增设太阳能防雾抗疲劳安全警示灯,可以保障该路段在夜间、大雾等视线受到限制的天气条件下,帮助驾驶员清楚辨别行车路线和边界。”贺文彧说,雾天防撞“神器”是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成对、对称的提示预警灯,间距通常为二三十米,通过两侧灯光闪烁提示驾驶员减速慢行,安全通过雾区道路。同时示警灯干预,能提醒驾驶员引起其心理警觉和重视,干预疲劳驾驶,进而降低该路段事故发生率。下一阶段,雾天防撞“神器”将陆续在13个高速公路恶劣天气重点保障路段安装。(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