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锡市天一第三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天一三小)红领巾蚕桑文化研究院落地了,这标志着学校蚕桑文化教育走向新阶段。近年来,与江南蚕桑博物馆仅一墙之隔的天一三小依托地域资源,逐步打造以蚕桑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环境,架构课程体系建设,将蚕桑文化整体融入学校规划中,与课堂教学、劳动教育、科创艺术教育等相结合,处处彰显“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德育教育理念,激励学生去触摸家乡文脉。
蚕桑文化研究院落地校园
11月17日,红领巾蚕桑文化研究院在无锡市天一第三实验小学正式揭牌,学校少年科学院建设更进一步。当天,无锡市丝绸协会秘书长李鸣峰、原无锡市丝绸协会秘书长曹公武、堰桥街道政治和社会管理局文体旅游负责人冯淳熙、江南蚕桑博物馆馆长周天文等人受聘成为少科院导师。
“我们为学生搭建亲身体悟蚕桑文化的平台,融汇蚕桑精神。未来学校还会为学生架构更加立体和丰富的蚕桑文化体验课程,以此为他们打开瞭望未来的大门。”天一三小校长钱志新说。
自建校之日起,天一三小就将蚕桑文化作为学校特色之一,蚕桑文化研究院的建设也一直在学校规划之中。去年暑假,蚕桑文化研究院正式开工建设。历经一年,这一兼具科技感和文化感的校内研究院正式与全校师生见面。
与蚕桑文化研究院一同亮相的还有少科院吉祥物“蚕精灵”。前阶段,天一三小面向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院宠征集令”,参与到吉祥物设计之中。钱志新表示,他们收到的作品或灵动可爱,或美观别致,展现了少年儿童勤朴善思、奉献担当的精神风貌。最终二(4)班学生卢孟的家长获“最佳设计奖”,“蚕精灵”形象就此诞生。
校内到校外,构建蚕桑文化学习场域
浓郁的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天一三小着力打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创新文化等和谐统一的蚕桑文化学习场域,推进校内外两大场域的建构行动,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自主建构、自主设计、自主创享的平台。
“圆形的大门如同放大镜,学生走进这里,就要学会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天一三小副校长尤立忠介绍。“结一个茧,蚕需要变换250—500次位置……”走进研究院会发现,相关的蚕桑文化科普以颇具艺术感的排列方式列于墙上。在蚕文化创客空间里陈列的是和蚕相关的学生手工作品。采访获悉,该研究院由师生共同规划设计,在其中还能看到学校蚕桑文化教育体系的概况。
校内有一馆、一园、一院、一廊、一间、一室。从校内到校外,天一实小的蚕桑文化学习场域已经逐步形成。
以蚕桑文化研究院为起点继续向前,就能看到新建设的“蚕学体验室”。“我们希望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让他们能沉浸式研究蚕抽丝剥茧的过程,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锻炼他们的研究精神。”今年10月,天一三小在西漳蚕桑园2号地开辟了“蚕精灵”劳动研学园,进一步推进市级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蚕桑文化浸润下的致远少年立己达人行动》。学生通过基地参观、访谈等考察活动以及种植、养护等劳动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蚕桑文化,体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品格。此前,学校已经多次前往江南蚕桑博物馆展开研学之旅。
课堂着力点不仅在传统 更在未来
蚕桑文化研究院落地当天,天一三小的4个蚕桑特色社团各展风采。“茧艺创客社团”的成员通过将一颗颗小蚕茧剪、撕、卷、画等方式制作喜欢的人或物;“蚕趣科创社团”体验简易缫丝机的使用,用显微镜观察蚕丝的横切面;“桑美体验社团”的一年级学生根据桑叶的形状特点进行个性化创作;“丝韵研学社团”在传统艺术品团扇上浅画勾描,融合国画、刺绣等传统工艺,绘制祖国大好河山。
养蚕还成了天一三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体验活动之一。在学生周梓轩的养蚕观察记录表上,蚕的外貌简笔画童趣十足,每天的平均食量、身体长度和重量等内容均有详细记录。此外,周梓轩还生动记录了观察蚕的每日心情和感悟。这是天一三小课程“我与蚕宝共成长”的一部分。
采访获悉,天一三小还将蚕桑文化融入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架构“立品、养品、达品”的课程体系,规划“蚕桑流韵、生活融汇、科创探秘、丝路筑梦”四大课程项目。“从蚕的成长到丝织品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了解科技创新到培育家国梦,课程内容是逐步深入,我们会用更贴近当代学生的教育形式让课程真实落地。”尤立忠说。
蚕桑文化既有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之根,也有着新时代面向世界与未来的创新发展之韵。尤立忠表示,天一三小在开展蚕桑文化教育活动时,将不断思考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科学素养。(杨涵)